学生经常迟到是令教师很恼火的一件事情。在学校的纪律评比中,这常常是最刺眼的一个项目,每天都立竿见影。有学生经常迟到,班主任压力很大,处理起来,也就很难保持冷静的头脑:容易发脾气,容易搞体罚,容易请家长,容易激化矛盾。学生为什么会经常迟到呢?据我初步分析,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恐惧教师,恐惧学校这种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迟到,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到学校来,又不能不来,家长催逼,老大不情愿,能晚点就晚点。少在学校呆一会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有些学生虽然迟到,但是一旦来到学校,还是能高高兴兴学习,起码也能在下课的时候高高兴兴游戏。这种学生不同,他们整天没精打采,只是偶尔能高兴起来,而他们精神最好的时候是快放学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可能是教师恐惧症。这种学生见老师就躲,见老师就害怕,他们可能是受过老师无数的批评,很少或从来没有被老师表扬过,也许有某个老师严重地伤害过他,使他从此望老师而生畏。如果我们发现某个经常迟到的学生看见老师就蔫,可是和同学在一起要相对好一点,那可能就是这种学生。解决这种孩子迟到问题的方法是,老师和他搞好关系。如果他发现有一个老师真正关心他、喜欢他,能看到他的优点,他就可能高高兴兴来上学,而很少迟到了。有的可能是学校恐惧症。就是说,学校里有他特别害怕的人或事情。可能是因为在学校受欺负,可能是因为生理或性格原因被同学起外号、嘲笑,被孤立等,还可能是早晨来校时有大个学生劫他的钱,他不敢告诉家长、老师,只好晚到一点,以避开麻烦。这种孩子,当你批评他迟到的时候,他很可能不加申辩,只是一声不响,因为他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不要轻易批评他,而要尽可能和蔼地向他询问情况。对他说:“我相信你不愿意迟到,你迟到一定有自己的苦衷,告诉我,我会帮助你。你要是不说,老迟到,学校会给你处分的,那不是很冤吗?”2.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有些学生是迟到的老手了。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常常不能按时到校。稍微有点不舒服,家长就说:“得了,今天不去了,反正家里有姥姥看着。”旷课尚且不在乎,迟到更不当回事了。家长根本就没有把孩子每天按时上幼儿园看成是一种早期的纪律训练和规则意识训练,看作是未来孩子上学的重要准备。他们只有疼孩子的本能,没有教育观念,只图眼前讨好孩子,不为孩子计长远。幼儿园再好,也不如在家舒服自由,家长一放松,孩子自然顺坡下驴,能赖在家里就赖在家里,久而久之,就拿迟到不当回事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小学生甚至中学生,迟到、旷课满不在乎,老师批评他他还挺委屈,可能就是这种孩子。在他们的习惯中,迟到是正常的,因迟到而挨批倒是很奇怪的,因为他们的家长从来都没有因为他们迟到而着急、生气过,只有纵容。这种家长后来当然会变脸。上了小学,纪律严格了,迟到几次教师要打电话给家长,再迟到学校要给纪律处分。这下家长着急了,子是开始每天催逼、唠叨,甚至打骂孩子,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要知道家长是成年人,你转弯容易,孩子跟得上吗?他已经习惯了懒散呀!于是孩子就要对家长不满、反抗。这就是亲子战争的萌芽。家长应该反思一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要是始终让孩子按部就班上幼儿园,如今上学就不会有迟到现象。可见,有些中小学生因迟到弄得老师天天打电话给家长,正是家长自己种下的恶果。也有的孩子开始还算比较规矩,按时上幼儿园,按时到校。忽然得了一场病,在家休息,家长百般照顾,孩子尝到了不上学的甜头。病好之后,家长老觉得孩子可怜,于是在上学问题上就难免放宽了要求,今天不去就不去了,迟到就迟到了,孩子也不容易嘛。这样,孩子也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甚至可能装病不上学。这叫作倚病卖病,也是家长“心软”造成的恶果。3.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习惯性迟到也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既不是因为学校恐惧症、教师恐惧症,也不属于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家长不但不纵容,反而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因为上幼儿园、上小学的迟到、旷课问题与孩子进行过“持久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赏也赏了,罚也罚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道理讲了无数,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