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四步法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幼儿需要想象,想象是孩子生活天地里闪烁的星空,是孩子手中牵着的风筝,充满神奇,载着希望。孩子没有了想象力,就失去了孩子的特征,失去了创造力。幼儿的想象是在轻松、愉快、丰富的环境中发展的。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使其多观察多欣赏,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其积累想象的素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那么,如何来引导幼儿想象呢?一、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随时随地引导幼儿观察。观察可以获得感性经验。多观察能不断丰富孩子的表象,为想象活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观察不是漫无目的的瞎看,它是要让小朋友记住,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由于幼儿的自主意识较差,所以要想吸引住他们,还得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中动脑筋,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探索。二、听说训练中多思考幼儿喜欢听故事,通常我们总是在孩子听完故事以后,让孩子学着重新复述故事,其实这样只不过是在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却起不了多少帮助。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它可以引发孩子思考。在讲故事时,注意在故事情节的某些转折处,适时的引导和鼓励孩子来预测或者创编出合乎逻辑的故事情节,是有利于打开幼儿想象大门的。如在《小红伞》这则故事中,小刺猬要摘树上的苹果,可是小刺猬太矮了,摘不到苹果,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让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象请谁来帮忙,有的说请小猴子帮忙爬到树上去摘,有的说请大象帮忙用长鼻子卷下来,还有的说用小兔的小红伞的伞柄钩下来……这样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就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不仅发散了思维,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孩子向这方面发展,并逐步使其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想象的习惯的话,那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因为它开启了幼儿想象的大门,为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实际操作中多鼓励幼儿的想象是离不开活动的。因此让幼儿多参加活动,就等于为幼儿提供思维、想象的多种机会与环境。如绘画,它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内心愿望和感受,我们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幼儿绘画作品的好坏,而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事物形象。如有一次我们班的周子奥小朋友画了一棵红颜色的树,我问他这是枫树吗?他说不是,这是一棵不长叶子,光长红苹果的树,小朋友要吃苹果,就到那棵树上去摘就行了。听了他的话,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令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这样一来,他就更爱想象了。在参加建构游戏时,小朋友们也常常能发挥想象,拼搭出各种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有一次段昊延小朋友搭了一个机器人,但那个机器人的左右手却不对称,一只手长,一只手短,背后还有一个象乌龟壳一样的东西。他说长的手可以当吸尘器,吸高的地方的灰尘,短的手是用来做家务和简单的事情的,背后是一个百宝箱,里面可以放机器人需要的各种东西,有了这个百宝箱,机器人工作就会更快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忍不住为他鼓起掌来,小朋友们也大声喊道,昊延你真棒!借此机会,我就鼓励全体小朋友都来当小小发明家,看谁最最棒。四、游戏活动中多启发认知心理学认为,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