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主题1.(2015·天津河东一模·12)(19分)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材料三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5分)(3)材料三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法律、民情、环境”三个因素,按照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辛亥革命;制度创新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变局,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就统治阶层来说,产生了变化由世袭贵族到布衣阶层;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政体变化主要是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第二小问依据,要根据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来回答。(3)第一小问法国成功原因,结合19世纪晚期法国的“法律、民情、环境”角度来考虑,根据材料对法律、民情和环境的解释,应该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角度来回答;第二小问中国失败原因,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挫折的“法律、民情、环境”角度来考虑,根据材料三对法律、民情和环境的解释,应该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角度来回答。(4)由材料一、二和三可以看出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由材料二及问题二可以看出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要和国情相适应。【答案】(1)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分)(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1分)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任答两点4分)(3)法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分)中国:《临时约法》及其确立的政体遭破坏;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或“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尊孔复古逆流”;自然经济为主,民族工业占比低。(3分)(以上分析要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2分)2.(2015·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