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1.(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尚景熙《李斯评传》(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斯取得重大贡献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主要从阶段特征和李斯与秦王嬴政的角度考虑,如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士社会地位上升;嬴政的信任与重用;李斯尚法符合时代需求;李斯本人努力进取。答案:(1)贡献:反对逐客,为秦留人才;帮助嬴政统一天下;协助制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参与统一文字、度量衡。(2)原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士社会地位上升;嬴政的信任与重用;李斯尚法符合时代需求;李斯本人努力进取。2.(2017·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范祖禹(1041—1098年)把复兴儒学,重整纲常,提倡道德,遏止私欲具体落实在规劝哲宗皇帝的失礼行为上。这是对前代统治者忽视儒家伦理而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的反思。他说:天下治乱皆系于人君之心,君心正。则朝廷万事无不正……古者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论道经邦,變理阴阳,无他术焉,唯正君心而已。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道之教训,皆所以正君心也。如欲正心,未有不由稽古好学而能致也。臣窃考之前世,揆之当今,恭帷本朝累圣相承,百有余年,四方无虞。中外底宁,动植之类,蒙被涵养,德泽深厚,远过前世,皆由以道德仁义文治天下。人主无不好学故也……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天下他日之治乱,巨不敢不尽言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祖禹复兴儒学的主要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祖禹复兴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即可。第(2)问,可以从外(民族矛盾尖锐)、内部(政治:中央集权强化;经济:宋代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复兴儒学、重整纲常之风盛行)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1)主张:指出天下治乱兴亡,与人君之心密切相关;认为正君心为朝廷万事之本;肯定以道德仁义文治天下的重要性;人主须好学求道,学做圣王。(2)背景:宋代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矛盾尖锐;中央集权强化;复兴儒学、重整纲常之风盛行。3.(2017·湖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真宗有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他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五是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六是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材料二宋真宗定“州县三课”法,“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身者为次,畏懦贪猥为下。”宋真宗制定了一套严谨有效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曾犯贪污罪的官员升迁则举步维艰。一个官员若犯贪污罪,其上司、曾荐举过他的官员也要受到处罚。这些规定杜绝了贪污腐败者上升的空间,并将他们置于严密的监察体系中,防止腐败现象再次发生。宋真宗建立了一套监察官员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的标准和职务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