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如何以情动人白居易曾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中考写作,也同此理。你在中考考场上写出来的文章,阅卷老师是你的读者。你首先要用情感扣动阅卷老师的心扉,使他们或兴奋,或压抑,或喜形于色,或黯然神伤,或如获至宝,或若有所失……韩老师的一篇文章《祖母的手》赏析提示:1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2这段文字是否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作者的感情?3言辞有没有强烈的感染力?(举例说明)4这段文字运用哪些方法表达感情?祖母的手大保当中学韩军甚嚣的沙尘疯狂的扫荡着镇上毫无春意的街头,多了一分苍凉,多了些许惆怅……我在回家的路上禁不住缩了缩脖子,打个寒战。回到家,打开衣柜,想找一件衣服保暖。找来找去,不是冬季的,就是夏天的。我使劲翻,整个衣柜几乎翻了个底朝天。蓦地,我瞟见了记忆深处的一件东西——“老虎枕头”。好鲜艳、好威武,它是那么的突显,我不由自主的拿起了它。浑身好无力,我缓缓地蹲下来,用手轻轻的抚摸,一双粗糙却灵巧的双手瞬间浮上心头,一个熟悉的令我记忆犹新面孔浮现在眼前——奶奶。我眼前的一切顿时模糊了,我落泪了,因为她是奶奶生前的唯一遗物了。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奶奶,没有母亲。我8岁就死了娘,娘在我心中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高高大大的个子,相貌平平,听说很朴实、勤劳,至于其它的就记不清楚了。后来听奶奶说,我从两岁断了奶,就跟她生活在一起,那时,我很淘,刚学走路,就开始蹦,常常被碰的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急得奶奶哭笑不得,奶奶急在眼里,痛在心上,就用她那双像是松树皮的手为我揉,为我擦,边抚摸,边唠叨。我那时感到好幸福,这时候她可能就是我娘了。不,比娘还亲。谁也比不上她。由于我是我们姊妹三个中唯一的男性。因此,我格外受宠,为了保平安,奶奶给我起了一个很迷信的名字“稳稳”,意味稳稳当当。后来母亲死了,我们姊妹三个就都由奶奶扶养照顾。许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我们姊妹仨,当时叫的是nuenúe,其实早把他当母亲了。说着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她承担的可是一代人的扶养啊。当时我8岁,我两个妹妹一个6岁另一个5岁,想起她当时为我们这一代本不属于她辛苦,我不觉有些泪眼汪汪。难怪我当时常听到她烦闷的时候说的一句话“núenúe,你们是núenúe的冤孽。”说起我们是祖母的冤孽,还真一点不假,记得当时我们姊妹三个光祖母纳的布鞋一年就得七八双。那可是用细麻绳一针一针纳出的千层底,再用黑棉线一针一针纳出了鞋帮子,一双鞋就得几昼夜。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她总是在如豆的煤油灯下熬夜到后半夜,有时候醒来,看她的那双粗糙的像老树枝的手,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手掌上总有厚厚的茧,不时被针扎得血珠乱浅,我下了决心明天干脆不穿鞋了。可是奶奶不同意。劝她早休息,她总说还早,我就快做完了。在祖母的心中,我们这没了娘的孩子,出门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低人一等,她做的布鞋也是当时最时髦的,黑帮白底上面还有松紧的“长舌头”。现在想起来,真难为她老人家了。后来,我上学了,她总是教导我好好读书,“孩子,咱家不如人家,你看看,我们的啥光景,好好念书,这样,别人才能看得起。”奶奶话不经典、不深奥,可它就像警钟一样时时在我耳边回响,我到现在都当“紧箍咒”。休息日回家了,奶奶总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在我们村子里,她的厨艺是最好的,什么韮菜、芜荽、沙葱,小蒜我们家种得是样样俱全。那时候,记得菜地旁有一口用水桶能打水的井,井的周围是奶奶用沙柳编成的围筒围起来的。这样能防止井边的沙子塌陷。奶奶再忙也要定时把它浇灌得青翠茂盛。红日炙烤下,那一双手,皱纹是那么多、那么深、如同后山坳里挖出来的老树根。可她却是一双勤劳的手,一双能烹饪出可口饭菜的手。我常帮她吊几桶水,她总是抢着吊,怕累着我。现在想起来,我好后悔、好内疚。再后来,我工作了,结婚了,我的女儿也出生了,奶奶年迈了,已接近70高龄了,可是他仍然不辍劳作,田间地头她还总是很忙碌。又主动要求扶养我的下一代,这时的她又像扶养我一样扶养了我的女儿。直至我女儿上学了,她才安详的离开了人世间。岁月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