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2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2
第7课汉字与书法1.(2015·广东文综·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隶书【解析】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考点】(1)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拉丁语【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由材料一两段话的第一句可知,两种语言都历史悠久,经历了变迁;“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可见它们是文明的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中;“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说明它们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第二小问不同,“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说明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而汉语一直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答案】(1)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6分)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2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