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历史课的“立体化”教学VIP免费

浅谈历史课的“立体化”教学_第1页
1/2
浅谈历史课的“立体化”教学_第2页
2/2
浅谈历史课的“立体化”教学时常听到一些历史教师抱怨:“学生不喜欢学历史。”难道学生真的那么厌烦历史吗?倘若我们对历史教学的现状深入地透视一下,便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问题在于我们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不尽人意、缺乏魅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历史课堂的教学焕发出历史本来的立体魅力呢?笔者从情、趣、美等诸方面作些浅显的探讨,以抛砖引玉。第一,所谓“情化”历史课,指是的用情感去教学。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自觉地追求真、善、美,弘扬民族气节和民族正义感的体现。同时也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生活中的一些至理名言,也反映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譬如“以情动情”、“情之所钟,金石为开”等等,都告诉人们“情”是能感染人,并转化为动力的。例如评书讲述的历史故事能征服很多听众,其中还包括一些文化修养较高的人,其原因之一就是评书演员充分发挥了情感的作用。我们的教学工作正因为缺少“情化”,所以失去魅力。据笔者的观察,有的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不可谓不深,但是因其面孔象戴着一件“铁面罩”,毫无表情,教学语言也是几十分钟一个音调,既少迭宕,又欠起伏,结果,尽管教师用尽气力,但学生的注意力却总不能进入历史情景之中,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这是典型的缺乏情感施教所造成的遗憾。相反,如果教师的讲授充满感情色彩,则会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譬如,讲述李大钊就义,若照本宣科,只有短短一句,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但是如果教师饱含激情地讲述一下李大钊在绞刑架下大义凛然地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你们杀人是毫无用处的!”这将会在学生心灵中激起巨大的震动,必将对李大钊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铭心刻骨,难以忘怀。教师倘若用悲愤的语气描述初中世界史教科书上那幅掩面而泣的《被迫向德军致敬的捷克妇女》插图,则会激起学生对法西斯匪徒的激愤之情。凡此充满强烈情感色彩的讲解,必定会以情动情,令学生深受感染,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自觉性。由此可见,教师是否饱含感情进行教学,是关系到能否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所谓“趣化”历史课,指是的让历史课充满趣味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对于教学的趣味性问题,有着许多精辟的见解。如,春秋时期的孔夫子高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的朱熹说得更为直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实际状况亦如此,一堂有趣的历史课,生机盎然,可使听者乐而不疲、津津有味;而一堂枯燥干瘪的说教,则只会使人兴致索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中学生的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学习心理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趣味性。同时,历史内容的过去性特点,也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教学方法必须突出趣味性,若不如此,就难以使学生消除学习中的距离感。可见课堂中体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是多么的重要。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化”,还集中体现在导言的设计、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其它手段的独具匠心上。有的教师在讲《九•一八事变》时,采用民间歌谣导入新课:“高粱叶啊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直观教具的运用方面,有的教师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让学生进行拼图演示。学生将事先剪好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的图形,逐一贴在中国地图上,当图纸贴满地图后,“瓜分”之概念就不再是抽象的了。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如同做游戏,因而倍感兴趣。也有的教师利用著名的《时局图》进行讲述,效果同样很好。趣化课堂的方法是多样的,幽默生动的语言、独具匠心的导言设计,直观的教具运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把课讲好!有些老师总爱抱怨,学生连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都不爱学,更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历史课的“立体化”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