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第Ⅰ卷(共41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2、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和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浓硝酸在常温见光或受热时会分解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3、取3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浓硝酸、浓硫酸、新制的氯水,3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B.红、黑、红C.红、红、白D.白、黑、白4、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化学性质均活泼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金属性依次增强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都是银白色的,都比较柔软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7、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B、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C、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l2Br2I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有6个中子的硼原子:6BB、HCl的电子式:H+[:Cl:]—C、HClO的结构式:H—O—ClD、K+结构示意图9、下列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B、20Ne和22Ne互为同素异形体C、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D、20Ne和22Ne中子数相同10、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这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C.M离子和Y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M形成+2价阳离子11、下列不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Na2O2B.CaF2C.SO2D.Ba(OH)212、已知反应A(g)+B(g)=C(g)+D(s)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能量变化表现为释放能量B、该反应中反应物A、B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C的能量C、该反应的能量变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其它形式D、该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结果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吸收热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18能量反应过程A+BC+DA、铜置于浓硫酸中加热,最后可能有灰白色固体生成B、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有刺激性气体产生C、在某未知试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NH4+D、在某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