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2 第54讲 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通关能力提升(含新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2 第54讲 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通关能力提升(含新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2 第54讲 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通关能力提升(含新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2 第54讲 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通关能力提升(含新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5
通关能力提升高考真题考查内容考情解读2018·全国卷Ⅰ·T47华盛顿、罗斯福的政策1.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命题较少,属于低频考点。范围上,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与必修相结合。2.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强调革命领袖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2017·全国卷Ⅲ·T46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注:2016年、2015年、2014年无考查1.(2019·蚌埠模拟)刘鹗(1857~1909年),江苏丹徒人。二十岁时参加乡试,始终未中。1896年,他上书直隶总督,请求修建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1897年,刘鹗被外商福公司聘为筹采山西矿产经理,为外商福公司筹划开采四川金矿、浙江煤铁矿。他曾这样说道:“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刘鹗著作中,《老残游记》最为著名。小说的第一回,他把中国比作一艘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掌舵的人(清政府)。作者认为他们“并未曾错”,只因为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未曾预备方针,所以就没有依傍。再一种人是鼓动造反的人(革命党),他们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如果依了他们,“这船覆得更快了”。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各级官员),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究竟怎样才能挽救这只行将覆灭的大船呢?作者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方向盘。——据刘德隆《刘鹗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刘鹗热心实业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鹗的经济和政治主张并简要评价。解析:(1)根据材料“二十岁时参加乡试,始终未中”“1896年,他上书直隶总督,请求修建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结合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得出。(2)第一小问,经济主张根据材料“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得出;政治主张根据材料“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各级官员),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方向盘”得出;第二小问评价,结合刘鹗的主张与近代中国的相关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答案:(1)科举失利;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经济主张:利用外资发展工业。政治主张:痛斥贪腐,但反对革命,主张引进外国科技挽救民族危亡。评价:其思想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但存在危害国家主权的风险;主张学习西方具有进步性,但对清政府认识不足,政治主张趋于保守。2.(2019·内江模拟)材料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他一生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几个方面,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1917年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创办《独立评论》,先后为其撰写1309篇文章。1938~1942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其后旅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1946年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2月24日胡适猝发心脏病逝世于台北,获蒋介石祭吊亲书挽联哀荣:“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其后蒋日记中写道:“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学术成就卓著的原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解析:(1)根据材料“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杜威”“一生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几个方面”“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结合所学分析。(2)根据材料“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可得出。答案:(1)原因:幼年乡学传统教育,造就了文学基础和中国传统优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2 第54讲 近现代杰出的中外历史人物通关能力提升(含新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