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一中2013级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质属于能导电的强电解质的是()A、醋酸B、氯化钠溶液C、乙醇D、熔融的硫酸钡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B.亚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D.石墨是单质,能导电,因此石墨是电解质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少量的NaOH溶液滴入NH4HCO3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CO2+H2O7、对反应:CuSO4+FeS2+H2OCu2S+FeSO4+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3∶7C.氧化剂只有CuSO4D.1molCuSO4可氧化mol的硫8、在溶液中可以共存,加OH-产生沉淀,加H+生成气体的一组离子是()A、Na+、Cu2+、Cl-、CO32-B、HCO3-、Cl-、Fe3+、Na+C、Cl-、K+、NO3-、Fe2+、D、S2-、SO42-、NH4+、Fe2+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显示的性质是酸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铁腐蚀10、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有叙述中错误的是()A.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的原子序数为53C.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稀、稀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B.中阴阳离子数数目之比为1:1C.与均能使品红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D.能够与人体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12、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l13、Al14互为同位素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D.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1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Br>HIB.原子半径:Na>Mg>AlC.还原性:PH3>H2S>HC1D.结合H+能力:CH3COO﹣>HCO3﹣>ClO﹣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铝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2Al3++3SO42-+3Ba2++8OH-=3BaSO4↓+2A1O2-+4H2O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要出现气泡时停止:CO32-+2H+=CO2↑+H2O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2MnO4-+3H2O2+6H+=2Mn2++6H2O+O2↑D、氯气通入亚硫酸钠溶液中:2Cl2+SO32-+H2O=2Cl-+SO2↑+2HClO15、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16、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A.硫元素在此过程中仅被还原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