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委工作总结5篇与农委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多篇范文)汇编农委工作总结5篇第一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总结20**年,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带领全体农业技术人员仔细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以提高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农业为进展方向,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契机,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进展为目标,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工作如下:一、业务工作方面1、“三区一田”建设在全市15个乡镇进行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高产攻关田建设,全年累计建设“三区一田”124.07万亩,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增收粮食产量8.9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项目区全面增产增收。2、开展技术集成讨论与示范20**年科技中心将技术成果在项目区全面推广应用,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地区稻茬麦亩产超千斤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示范片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4项高产商效栽培展示;继续开展以超级稻为主的超高产攻关技术集成讨论与示范;开展了4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展示。通过高产高效技术讨论集成和良种良法配套讨论,促进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3、完成专题试验讨论围绕小麦生长播期、播量、肥料合理运筹进行探讨,针对稻茬麦恶性杂草进行封闭性试验,累计共开展省小麦产业体系联合鉴定品种(系)对比试验、麦田除草剂土壤封闭对比试验、轮迁22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肥料“3414”试验方案、稻麦种植制度第1页共4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下秸杆机械粉碎还田及配套耕整地技术讨论和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专题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掌握了高产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同时生产中赤霉病防治、秸秆还田、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筛选等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水稻上针对育秧方式,肥料,播期等开展了10项试验,分别为:杂交中籼稻机插盘育秧化控秧龄弹性试验、杂交中籼水稻机插育秧化控与落谷密度组合试验、机插杂交中籼稻肥料运筹技术试验、杂交中籼稻品种及肥料水平对比试验、杂交中籼稻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基本苗试验、机插取秧量及种植密度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影响试验、杂交中籼稻优新品种对比试验、大撮少穴前控后促超高产栽培技术讨论、单季稻机插秧高效肥水运筹试验、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模式讨论。通过开展专题试验讨论,积累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动项目进一步实施。二、积极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根据20**年省发改委以皖发改投资【20**】660号《关于下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指标,对我市乡镇农技站进行了新建或改建。到目前为止,共新建完成了农技站、农技站,改建完成了了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的新建站有,在建的改扩建站汊涧农技站。对新建的农技站,每个站计划安排50万元左右项目资金,委托所在地镇政府进行规划设计,公开招标建设,建设全程由所在地镇政府和农委共同监督,由所在地镇政府组织验收。改建的农技站每个站安排12万元资金,由农委组织人员按议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过程由所在地农技站、农委共同监督。对已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纪检部门组织人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督促要求整改。项目完工以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请建筑中介对项目决算进行现第2页共44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场重新决算,通过决算,压缩项目水分,强化了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了项目建设公平公正。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领导下,农委组织人员还对农技站办公培训设备进招标采购,根据招标采购的相关程序,通过招标局公开招标,在农委纪检部门监督下,先后为十五个农技站采购了个人办公用电脑,打印复印机,培训用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麦克风、照相机等,并分别送到各个镇街农技站。对建成或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还利用项目资金,进行招标采购办公桌椅空调等设备,改善农技站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做强做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鼓舞支持各镇街建标准化农技站,土地由各镇街政府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