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保知识讲座VIP免费

环保知识讲座_第1页
1/4
环保知识讲座_第2页
2/4
环保知识讲座_第3页
3/4
环保知识讲座蒋建军大家好!今天,我所要讲述的是有关环境保护的话题。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对自然环境有贡献。我们有责任让它更富饶、更美丽、更加生机勃勃。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粮仓、能源库,最终也是保护我们自己。“让天亮起来,让地绿起来,让水清起来,!”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环保为主题的世界,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在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善待我们的环境呢?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积极态度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做一些切实的工作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节约,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环保时尚。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起,开始你的绿色人生!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现今,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2、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4、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6、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7、少开空调,降低能源消耗。8、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推出的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9、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纸张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以上)。二、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有意识的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会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1、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环境标志产品上贴有“中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2、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臭氧层。无氟制品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里昂中的氯原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3、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大量的含磷污水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4、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5、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6、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三、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他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垃圾灾难。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应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新的生活时尚。1、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2、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在德国,超市里的塑料袋也不是免费提供的,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车上,不用塑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环保知识讲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