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交流、真情吐露一、活动目标:1、学会关爱普通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沟通和相处,同时能与人合作的精神;3、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二、活动重点:1、培养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独立处理问题的自主能力;2、用观察、思考和行动践行自己的做人准则,做一个有爱心,勇于承担责任,阳光向上的学生。三、活动准备:1、收集整理材料:收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相帮助的文章、故事,包括自己做过的一些乐于助人的事情,以及自己被帮助的事情。2、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同时思考应该怎样去关爱身边一些生活艰难的人群;四、活动过程:(一)、看关爱场景,激发爱心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时人们互相帮助的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要与大家交流?生1: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太大了!生2:看到汶川的那些小朋友们都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学校上学,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是太幸福了,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的一切。生3:我看到地震中受伤的人们互相搀扶,互相帮助。师:你看的真仔细,我相信你还想到了很多,能给大家说说嘛?生4:他们很有爱心。师:是啊,生活中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一点爱心,再大的困难一定都能战胜。(二)、听经典故事,感受爱心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体现爱心的文章和故事,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代表1:我在《廉洁文化进校园》中看到一篇文章,一名叫孙宝清的上海出租车司机,送一位客人从浦东大道到浦西的海鸥饭店,当车子进入一条隧道时,客人突然要求掉头,原因是他出门时换了衣服,忘了带钱。看到客人的窘态,孙宝清倒是宽慰起客人来,并表示免费为客人服务,把客人送达目的地后,还送给客人30元返程路费。回去后,孙宝清就忘记了这件事,因为这不是第一次那样做。没想到这一无心的关爱之举,竟彻底的改变了孙宝清的生活轨迹。哪位乘客原来是美国纽约银行住上海分行的行长,他十分孙宝清不经意中流露出的那种无私助人的善良本性。于是派秘书找到孙宝清,并聘他为自己的专任司机。就这样,孙宝清由的哥转为一名待遇优厚的外企员工。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吗?生2:听了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个行长受到别人的一点恩惠,就时刻记在心里并加倍偿还、报答。师:你体会的很好,谁能用一句民间俗语来表达他的意思?生3:知恩图报。生4:你这是一个成语,但能表达这个意思。应该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生5:我觉得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行长知道感恩,还说明了司机在客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给予帮助。生6:司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一份好的工作,真划算。师:帮助别人一定是要得到回报吗?生7:我认为帮助别人不是要求得回报,就像孙宝清经常帮助别人,这次帮助行长,他都忘记了。师:是啊!孙宝清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已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他善良本性的体现。相信关爱他人,才能赢得人爱。代表2:“有一次我看电视,报道有一个儿子不赡养父亲。电视里的老人已经70多岁了,一个人住在破烂的草棚里,在地上煮饭,连油盐都没有。我看了以后觉得他真可怜,后来他的儿子被告上法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我想我们可不能做那样的人,而要善良的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生1:老人的儿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赡养,关爱,那更不用说关爱别人了,太没人情了。……师: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面材料,此事告诫大家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三)、谈亲身经历,分享爱心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以及我们自身经历的这样的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能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吗?生:这个星期二,我看到一年级的杜云同学站在饭堂门口,一直没有进去吃饭,我赶快跑过去问他怎么不吃饭呢,他说,吃饭的票弄丢了,我赶忙掏了三元钱的票给他,让他先吃饭。师:首先请同学们用掌声给这个同学表扬。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她向那个同学付出了爱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