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排球教学设计VIP免费

排球教学设计_第1页
1/3
排球教学设计_第2页
2/3
排球教学设计_第3页
3/3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分析: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排球项目的要求,排球垫球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初中体育会考的必考项目。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手脚协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初中体育中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排球垫球,还能有效发展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大、吃苦精神、个性差异差等原因我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特点也为很好的完成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排球垫球的单元教学中,每节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2.运动技能目标:进一步复习提高排球垫球技术;3.情感目标:体验运动的快乐,通过积极的体育运动增强自尊自信,发展沟通与合作技巧。4.社会适应目标:尝试与人合作,体验不同的运动角色。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进一步学习对垫垫球时,体会上下肢体协调用力,控制好球的力量、方向。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五、教法、学法、动作要点、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开始部分准备部分1.集中注意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2.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3.积极参与,活跃气氛。4.调动学生1.整队集合、常规检查2.宣布本次课内容及目标1慢跑(绕田径场1圈)组织:一路纵队2徒手操练习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检查服装。4.宣布课的内容,提出目标要求。5.安排见习生见习。○○○○○○○♀为女生○○○○○○○○为男生♀♀♀♀♀♀♀♀♀♀♀♀♀♀★★为教师要求:1、整队快、静、齐2、积极配合,认真注意慢跑安全。组织:成体操队形散开要求: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1-2分钟运动的兴趣,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8×4拍1.组织学生游戏,适时用语言活跃课堂气氛组织练法:扩胸运动,肩关节运动,腰部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弓步压腿,腹背运动,快速高抬腿练习顺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教法和要求时间基础部分1.进一步复习提高对垫球术,两人一组争取完成4次以上任务。2.认真练习,两人配合默契,体验互助的乐趣,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3.直臂击球的基础练习,尝试双脚蹬地,上下肢协调用力。练习进一步提高垫球技术:1.复习自垫球垫球技术。(20个球一组,2~3组)重点:直臂击球2.两人一组一抛一垫(5个球为一组,3~4组)重点:击球点方向与力度3对垫球练习(两人一组,距离3米左右,垫球练习)重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垫球到位。难点:控制击球点与飞行方向。1.在布置练习任务时强调重点(击球角度与力度,重心向下)2.教师巡回指导。3.通过学生询问了解学生情况。4.讲解示范垫球完整技术,并强调练习重点、难点。5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7.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1.练习队形: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要求:两人一组轮换练习,前后左右距离不得超出3米,垫球中及时捡球回原位继续练习,独立练习,努力完成规定任务。①自垫球练习做到直臂向前击球,击球点应该在从两手手腕向上7,8厘米的小臂上的位置,把两手臂形成的平面对正球,两手的合力要正好穿过球心。②一抛一垫练习两人一组,距离3米左右,一人抛球一人接球,轮换练习,要求击球位置准确③对垫球练习:两人一组相距3米对面而立,对垫练习。要求:配合默契,互相指出动作的不足,共同进步,在练习过程中互相观察对方垫球动作,比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排球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