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VIP免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_第1页
1/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_第2页
2/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_第3页
3/4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组叶玉姣第一部分:课前准备【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Ⅲ所列的第一单元要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点:“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的课标要求编写的。本课以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背景、内容及影响为中心讲述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过程,共分三目:第一目“从‘无为’到‘有为’”,讲述了西汉初年的社会形势;第二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讲董仲舒新儒学的含义、特点、内容、目的及提出结果;第三目“儒学成为正统”,讲汉武帝将董仲舒新儒学付诸实践的措施及影响。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认识到:儒家思想在西汉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后,极大地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故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历史学习及观看过许多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学生对西汉历史、董仲舒、汉武帝等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和历史辨析能力。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多媒体和讲授法相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理解“无为而治”、“新儒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用史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内容,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2)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历史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新儒学体系的内容及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突破办法:分别采用史料辨析及合作探究方式解决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突破办法:通过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相对比的方式解决第二部分:课堂讲授【导入新课】1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又如何呢?西汉时,儒家思想又是处于怎样的地位呢?由此导入新课【正式讲授】第一目:从“无为”到“有为”1、西汉初年的社会形势PPT展示如下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请一位同学分析材料大致意思,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得出西汉初年的社会形势:战争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同时,指出这也是西汉初年实行“无为”的原因)2、“无为而治”的概念阐释要引导学生突破误区:无为而治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3、“无为而治”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从课本上得出结论: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还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4、“无为而治”的影响结合课本这一子目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出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国力日盛)及消极影响(王国问题、土地兼并、边境问题),并指出这种结果充分说明无为而治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后来汉武帝从“无为”转为“有为”的背景。知识链接:必修一、二中汉武帝“有为”的表现(政治、经济、军事)过渡:思想方面又采取了怎样的“有为”措施呢?第二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体系的含义及特点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与董仲舒对话的一段视频,其中重点分析视频中的这样一段话“以权力来立自己的权威,以法术来驾驭群臣,以酷法来对那些违令的现象”。通过视频上董仲舒对新儒学的阐发,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新儒学的含义及特点。2、新儒学体系的内容此部分的学习将运用史料分析法,以PPT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与理解史料,从而联系课本得出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