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VIP免费

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1页
1/28
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2页
2/28
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3页
3/28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运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教学目标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选择性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反射作用:云、尘埃散射作用:吸收作用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有选择性)思考: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反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特点:云层、尘埃无选择性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课堂作业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有何异同点?答:同:⑴太阳光线的方向都发生改变;⑵对太阳辐射都有削弱的作用。异:⑴太阳光线反射后还是一束光线,散射后有无数个方向;⑵反射无选择性,散射就不一定无选择性。2.2.为什么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为什么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多。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课堂作业3.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为什么阳光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为什么阳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削弱作用.swf•太阳辐射通过哪些环节被削弱了?•哪些环节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特征?•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被地面全部吸收吗?•大气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三个环节削弱了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和分子散射对太阳辐射有选择性特征;•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还会被地面、水面、植物叶面反射一部分,最后被地面吸收的约47%。形式表现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吸收作用①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②对流层的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①选择性;②吸收的能量少。地面生物免遭紫外线侵害。反射作用云层和尘埃能将投射到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到宇宙空间去无选择性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等。散射作用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尘的太阳辐射,以其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从而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具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十字路口的指示灯不用蓝色。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比较(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规律:本身热源越高的,波长越短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1.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大气上界地球赤道(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29-352022-3210-15261484-95507(平均)2(赤道)地面性质沙土黏土浅色土深色土草地耕地新雪冰海洋海洋2.下垫面因素(海拔、坡向等):反射率主要与物体颜色的深浅、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气象因素等•对流层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强烈地面辐射,并且产生大气逆辐射,减少了地面热量散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阴天多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强了保温作用,使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2.大气的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3.地球上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月球大气上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