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的说课稿【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基本教学理念,“自主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适当点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一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教学准备】《学会看病》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你是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的?2、当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可有一个妈妈,却和你们的妈妈做的都不一样。当她知道儿子生病时,她是怎样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设计意图】从身边日常的生活和感受入手,调集孩子潜在的道德情感,把孩子带入了浓浓的母爱氛围中,从而创设一个学习本课的最佳情境。二、初读课文,了解主旨1、请你们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然后来说说你的看法。2、你觉得这种爱是一种怎样的爱?【设计意图】默读训练是阅读训练重要的一部分,默读可以培养孩子边读边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有思想沉淀的过程。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旨,也是学生阅读文章的首要任务。三、深化理解,体会情感1、正因为这份母爱的非同寻常,所以老师非常想把《学会看病》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场面?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我们来一起交流。(学生讨论准备,而后交流)2、你准备选取哪些场面?(根据学生回答以母亲和儿子两个角度来梳理场面,免得学生重复回答,并给每个场面取一个小标题,写于黑板上,为后面环节做铺垫。)3、如果这部电视剧我们要拿到母亲节去放映,那么你觉得在你的电视剧里头最重要的是哪些场面?为什么?(在黑板上勾取:逼问等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和主旨)4、好,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拍摄这几个场面。老师想请你们来当演员。(一)母亲让儿子自己上医院时母子间的对话(1)我们先来试试镜吧!要不你们先准备一下,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来读读这些台词,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2)谁先来试试镜?(学生分角色朗读)(3)初次当演员,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他们演的好在哪里,鼓励他们一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呢?(4)所以我们在念台词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旁白,旁白为我们提供了演的依据再仔细揣摩一下旁白,我们能演得更好。谁再来试一试?(让学生明白朗读并不是毫无根据的。)(5)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生说)难怪母亲的意志产生了动摇,在儿子走出家门的一刹那,她的勇气几乎消失殆尽,于是在家苦苦等待的一幕出现了。(二)等待儿子看病归来中的内心煎熬(1)师:你们选择的这第二个重点场面很独特,这三个自然段全都是母亲在家里的心理活动。作为演员,你们还要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复杂心情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母亲的后悔,内心的疼痛,对自己的深深谴责)出示重点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