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一中高二第一学段学业水平测试政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唐山地震救援队”的助人为乐精神②观众观看广州亚运会开幕式③某公司生产劳保产品④一市民就省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征集意见时提出自己的建议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来源:学#科#网Z#X#X#K]2.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党的十八大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时代呼唤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反映了()①先进文化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被奉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社会生活方式有重大影响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6.“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发展等战略,增强文化产业综合效益和三秦文化的影响力。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值、税收、从业人数明显提高,总产值增长速度不低于30%,占GDP的比重在5%以上。这说明()A.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B.文化已成为物质力量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7.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蒙古草原文化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上不同的描述表明()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B.文化没有差异性,只有包容性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8.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9.“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来源:Z*xx*k.Com]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来源:Z*xx*k.Com]C.应该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D.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10.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写过一本书,叫《阅读史》。书中一幅照片令我们震撼: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墙壁也已倾颓,地上满是砖石,竟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捡自己喜爱的图书。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需要优秀书籍作为精神支撑,是因为()A.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协调发展B.文化对战争有一定的反作用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人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源远流长的戏剧“国粹”。它是由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而产生的新剧种,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也在不断变革,更加丰富多彩。这主要说明()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12.驴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