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共振精彩同行----引领教师新思维(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永吉县口前镇春登中心校李树财我总在想,教师除去教学,除去备课,除去我们日常要做的事,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不断发展呢?读了袁振国《教育新理念》,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时代呼唤走在前沿的教师1、感受时代气息,做与时代脉搏共振的教师在当今教改不断推进,教学思想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需不断的关注教育的前沿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敢做教育的弄潮儿。用新理念的提升,内化、带动我们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我们才能与时共舞,引领我们的课堂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扪心自问:从事教育教学以来我们的观念是否还停留在上学时的知识建构年代,我们可否有静下心来潜读《中国教师报》《青年教师》这些与时俱进的报纸刊物来丰盈自己的头脑?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一直在按部就班,原地踏步。据说,某一大城市对重点中学的高中理科教师进行过一次关于科学最新成就的考查考查的试卷同时让高中的学生作答。其结果令人震惊,学生的平均成绩高出教师的成绩一个标准分数。现在想想,1/9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缺失吧!所以,我们教师的改变,更多的要求自身主动去接洽时代的气息,在自身周围要流动时代教育的气场,才能作用于我们的课堂,影响我们的学生。2、挑战权威,做引领尖端知识的教师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我们很难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需融合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走向跳跃式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要创造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创造性的解决自己的问题。“谁是权威就瞄准谁,谁是最大的权威就向谁挑战。”这是一个口号,更是发展的一个捷径。我们现在的教师,更多的乐于传承,而少于创新;甘于从众平淡,而怯于挑战进取要发展,要课改,我们需跨越普通,我们要挑战权威,要自信,更要基垫。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自我,也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带到更大的成长空间。现代量子论的创立者之一丹麦的物理学家波尔,讲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自己知道的内容、自己已经搞清楚的问题不讲,讲的问题都是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无独有偶,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讲学也有这个特点,经常讲的问题就是他正在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些,在我们小学的课堂可能做不到,但我们可以在相关的地方,就相关的知识,拓展一些最前沿的问题,也许就可以引发学生不一样的思考,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与创造。也许,心理上的障碍比行为上的障碍更难跨越,2/9有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3、懒得有理,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多次外出培训,培训老师都会渗透这种思想:如何让我们教师花费最少的精力,却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最多的收益。教师,就要做一个指挥引导的教师,而不是一个莽汉,拳脚底下出政权。这将是我们教师最高的追求。其实,我们更应看到我们孩子的灵动性,他们获取知识的多渠道,我们要相信很多知识他们更乐于自己解决,也可以很好的习得,我们要本着能放手的就放手,能少教的就少教,本着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教,在小组里可以讨论解决的不教,教也是适时的点拨,教师要做一个智者,引领学生自主积极的探索知识,而不是送学生以鱼,教师要学会偷懒,还要懒得得法。二、新时期的课程与学科教学1、课程意识的植入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从我们教材的改变更新,特别是数学教材的改变,我们会发现,教材中展示的内容已越来越少,教科书已不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更多的它变成了我们教学的辅助性参考,教材更多的是给我们一些指向,给我们一些教什么知识方面的引领,更多的深层次的知识,需要我们教师带领学生去3/9思考,去探究,是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知识发现、习得的过程。当今的教学,更多的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建构课程,在标准的教科书中,特别是语文课本,我们的教学要基于文本,更要走出文本,走向深层次的阅读。比如我们教过的《桂林山水》一课,我们通过文本,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做以阅读的延伸,我们有没有必要把其它描写桂林美的文章,带到课堂,让孩子们赏析,比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