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温故而知新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I1I2I=I1=I2II1I2I=I1+I2U1U2U1U2UU=U1+U2UU=U1=U2I与U、R的关系?控制变量法(实验)R不变U不变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流跟电阻成反比I对于电压、电流、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关系的研究,欧姆花费了10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实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当时做研究时并不像现在咱们第一节中的实验那样简单轻松。欧姆的研究工作当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表,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电阻的概念还在摸索中。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经过长期细致研究,终于找到了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这就是欧姆定律。它在电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I=UR表达式:统一用规定的单位.定律中的电压、电流、电阻必须是对同一(段)导体。R1R22V20ΩΩ1V10Ω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变形式:U=IRR=IU想想议议:某同学认为:“由I=U/R变形可得R=而R=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IUIU•关于公式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B.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成正比。C.由I=U/R得R=U/I,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B例:电子管收音机的指示灯发光时,灯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3A,求:(1)此灯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2)若加在灯两端的电压是3V,此时灯的电阻是多大?电流又是多大?(不计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解:(1)=6V0.3AR=U1I1=20Ω(2)20Ω=3V20ΩI2=U2R=0.15AΩ答:电阻是20Ω,电流是0.15A.I1I2U1U2UIR1R2电阻的串联电阻的串联推导:由I=得U=IR,U1=I1R1,U2=I2R2因为U=U1+U2所以IR=I1R1+I2R2串联电路I=I1=I2所以R=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UII1I2U1U2U电阻的并联电阻的并联推导:由I=得I1=I2=因为I=I1+I2所以并联电路U=U1=U2所以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1RUR1R222RURU21111RRR2211RURURU•现有4对电阻,其中总电阻最小的一对是()A两个5Ω的电阻串联B1个10Ω的电阻和1个5Ω的电阻并联C1个100Ω的电阻和1个0.1Ω的电阻并联D1个2Ω的电阻和1个3Ω的电阻串联能力提高1:如图所示,电阻R1为12Ω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R1两端的电压是6V,试求出R2的阻值?R1R2解题关键:串联电路I=I1=I2U=U1+U2解:U2=U-U1=8V-6V=2V由欧姆定律得R2的阻值RUI222IUR2V0.5A0.5A=4ΩΩ111RUI6V12ΩΩ=0.5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流过电阻R2的电流I2=I1=0.5A流过R1的电流U1=6V=12ΩΩU=8V<>?答:电阻是4ΩΩ如图,R1和R2并联,R1的阻值为20Ω,流过R1的电流为0.3A,干路电流为0.5A,R2的阻值是。能力提高2:R1=20ΩI1=0.3AR2解题关键:并联电路U=U1=U2I=I1+I230ΩI=0.5A小结:1、欧姆定律1)I与U成正比的条件是R不变,I与R成反比的条件是U不变。2)定律中U、I、R必须是针对同一(段)导体的三个物理量。3)U、I、R必须用规定的单位。2、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解决问题。欧姆定律应用到串、并联电路的问题。关键:充分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