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儒学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继承和批判。整合教材,以继承和批判为主线,通过比较,做到重质量,轻负担。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与影响。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材料(文字、图片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通过课堂同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习思辨的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中拓展自我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思想巨人的原因,探讨他们对中华民族及人类文明进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文明传承的价值。2、激发学生站在时代前列,关注民生、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与影响。难点: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①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②养成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积极讨论的学习习惯①相关知识的储备②思想活跃知识对比、综合概括问题讨论、制作图表“自主、合作、探究”、比较归纳、总结反思如何继承?如何批判?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批判继承了烂熟中的传统儒学思想。李贽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与欲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问题:结合李贽生平,谈谈李贽观点产生的根源;简要评价李贽思想。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明朝史话》朱熹顾炎武顾炎武黄宗羲黄宗羲王夫之王夫之君为臣纲?????问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提出如何限制君权?君与民“循天下之公”王夫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顾炎武问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为何能提出这些主张?明清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批判继承了烂熟中的传统儒学思想。思想家主要观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些主张?问题探讨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中国儒学史》黄宗羲是以“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为前提,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国儒学史》批判继承通过“批判”,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通过“继承”,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在明清之际这个动荡的时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的框架;但又仅仅是晚风轻拂,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正统的地位,难以形成大潮巨浪。沉暮下晚风轻拂请你依据上面四个历史遗存之照片,用一句话概括每幅图片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并简要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地位)。成都文翁石室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