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家,走近学生的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曾想做一个伟人,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又想做伟人的妻子,业已失败;最后我想通了,我要做伟人的老师。这句话虽非我讲,却为我而讲啊。人的一生总要有些成绩,于教师而言,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便成了搜索我们一生的关键词,而学生就是搜索我们一生的重要文献。其实或伟大或平凡,学生人格的健全,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才是我们需要注重的。当我们将赤诚之心化作和煦阳光照进学生的心,在学习与生活两方面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成功的更快。乌申斯基也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为了成为那道最有用的阳光,进一步了解我的学生,上学期我走访了多位学生的家庭。在走访的前、中、后期过程中,我领悟了一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而每个故事都由酸甜苦辣四种配料浸泡而成。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学生的故事。我恨妈妈!在去年的三八妇女节中,我班开展了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在同学们激情四射地发表感恩母亲的演讲时,XXX却呈上纸条说,我恨妈妈。我看后心跟着微微一颤,脑海里突然浮现起平日里他暗淡无光的眼神,沉默寡言的性格,自甘堕落的生活。这也成了我去他家走访的重要原因。他住在偏僻的山村里,那条修好的马路到不了他的家。我徒步踏上了去往他家的那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他虽以为我不会去那穷乡僻壤,却在去他家的路上默默等待。我想我幸好去了,否则就辜负了这孩子对我的信任与期待。到他家后,一间简单的土屋显示在我眼前,屋里没有一张像样的床,更别说一张完整的桌子。他的奶奶热情地接待了我,看着被时光车轮碾过留下岁月痕迹的满头银发的奶奶,破旧床上躺着的神情茫然的父亲,关于他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自然地串连起来,我似乎明白了这一切。原来他的母亲在他小时便离家出走,家中只剩下垂垂老矣的奶奶,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和他自己。那一天,我和他们紧紧的挨坐在一起,倾听着他们的诉说,我告诉他们要好好生活,一切会好起来的。我更在心里承诺我一定要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我要用我对学生的爱尽力填补他空缺的母爱。后面我还发现他很少上体育课,都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我细心观察了一段时间,原来他只有一双40码的鞋,比他的脚长许多,鞋的边沿裂开了一道大口子,像张嘴扮鬼脸的调皮娃娃,他天天都只穿着这双鞋。知道情况后,我马上带他去商店买了一双合脚的运动鞋,我对他说:“要笑对生活,当你笑对人生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打开心给大家靠近你的机会。”然而有一天,他奶奶忽然气喘吁吁地跑来学校,面色苍白、神情紧张。原来是他父亲精神病发作,奶奶让他暂时不要回家,避免被父亲毒打。望着他充满恐惧与无助的眼神,望着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的心都痛了。他红着眼睛哽咽着说他更担心奶奶,我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我无法想象老奶奶是如何照顾儿子,带大孙子的。那段日子里,我呼吁同学们和我一起帮助他、鼓励他,给予他爱与信心。我经常和他一起漫步于操场,听他的心声,也经常叫他来我家吃饭,为他营造家的温馨氛围。阳光是温暖的,它的柔和可以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生活是可喜的。XXX的眼神慢慢的散发出光芒了,我能看到那是一种对生活的希望。他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玩游戏,主动参加课堂讨论小组的学习。更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班的扫帚因为他成了全校最牢固的扫帚。他在发现班上扫帚有些损坏后竟然用自己捆扎被子的纤维绳来固定班上的扫帚。我忍不住自豪了一把,我们班又多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学生。撑一支长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一直在努力着走近我的学生,也因此走访了不少学生的家庭。还有一个叫YY的孩子,他的家庭状况和XXX很是相似,母亲在他儿时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奶奶陪伴着他。家里离学校较远,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生活也非常艰辛。这个孩子性格有些偏激,曾说要犯出大事来。对于这样的孩子,家访,心理辅导是少不了的。我也发现:只要你的心足够真诚,你的爱终会感化这群孩子。YY通过我的家访及在我的精心辅导下,性情有所转变,他开始关心班集体,为受委屈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