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教授学习方法已经是第五次温习周天教授的学习方法了。每次温习都有不同的感受。周天教授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著名学习方法研究学者。创立了周天学习管理八法,让众多学生和家长受益。下面结合我自己研究学习方法30年来的经验,并体悟周天教授的学习方法,发表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不妥之处请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一、计划管理。周老师没有多讲。我自己的研究经验体会是,在阅读(粗读和精读)、语文英语数理化史地政的大概时间、生活作息时间上做一个大概的安排,宜粗不宜细。要把重点放在第二天的计划管理上,把各科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统一写在一个计划本上,按照每天的时间记录。计划的内容主要为第二天必须完成的各科疑难问题。完成的就划掉,没完成的要寻找原因,列入下一天的人物。二、预习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赞成周老师对预习管理的论述。但是在寒暑假,建议家长们给孩子报辅导班,对每一科,提前学习三四个章节就可以了。提前预热下一学期的少量课程,可以顺利过度新知识。尤其是对英语的学习,不要断链。三、听课管理。赞成周老师的论述。四、复习管理。我们在课后利用几分钟的闭眼过电影的回忆持相同观点。但是对先复习后写作业持不同观点。统计研究表明,无论是顶尖学生还是一般学生,对课堂老师讲课接受的知识都不可能百分百接受。顶尖学生能接受80%就不错了,而中等学生最多能接受60~70%。不能被学生接受的知识,我们管它称为“接受知识障碍”,我把这部分知识归为“隐性障碍知识”,所对应的题目为“隐性错题”。统计研究表明,学生对“隐性障碍知识”是出现了“认知障碍”,这部分知识,即便是课堂上听懂了,即便是复习后当下能把作业完成,但是再过半个月,这部分知识基本忘记了,或者是基本不明白了。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你先复习了,你的“隐性障碍知识”多数就被你的复习掩盖了。你不知道哪些知识你是真的懂了,更不知道还有哪些知识你仅仅是“大脑皮层接受了,而大脑深处并未接受”。经过30年的研究,我主张,先闭眼回忆整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然后立即先写作业后复习。对于会做的题目,完美完成,表明你真正地高明白了。而对于“隐性错题”,要最大程度地暴露出来,这样你就捡到西瓜了,你才能有目标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你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的“接受障碍的知识”才能搞明白。鉴于这些”隐性错题”是“接受知识障碍”导致的,很多时候,你需要多次复习、讲解、演练,才能彻底搞明白。所以,这部分“隐性错题”必须归入“三轮错题法”进行管理。五、作业管理。赞成周老师观点。但是,我把作业按照考试时的答题方法进行管理。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时间和心理状态对考试成绩影响巨大。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李涛、中科院著名心理学教授王极盛等都认为考试时心理状态对成绩的影响巨大。我本人79年高考时因为化学第一题填空题完全出了考试大纲,导致心理状态失稳,各科加一起至少少考了有50分。在以后30年研究学习方法过程中,逐步确立并晚上了2+2轮答题法,就是日常的作业管理方法。把日常的作业按照2+2答题法纳入考试管理,而把考试纳入大作业管理,这样管理的结果是,学生的成绩会快速持续提升。六、错题管理。在我的研究中,认为错题本虽然有点效果,但是作用不大。因为错题本是静态的是“死的”。家长们如果相信你的孩子能主动按照错题本去搞明白不会的题目,那就会耽误了孩子;同时也会忽略了“隐性作弊”、“隐性错题”、“接受知识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完成于九十年代末期的“三轮错题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三轮错题法是家长、老师和学生共同管理错题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递进的深层次管理错题的学习方法。只要错题进入三轮错题法,想跑都很困难,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隐性错题”和“接受知识障碍”的问题。以上2+2答题法和三轮错题法在我的新浪博客文章中都有叙述,这里不再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阅。http://blog.sina.com.cn/s/blog_acc720f30101fo59.html七、难题管理。基本赞成周老师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对难题要思考要限定时间,比如10分钟思考,绝不可以无限制地思考。比较好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