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大班“快乐的秋游”主题活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南贺小学窦小勇主题由来:基于以往秋游的经验,教师为了顾及幼儿安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整队和照看幼儿,无心带领幼儿欣赏美丽风景。对于幼儿,只能在教师的视野内活动,范围有限,有拘束感,只有在进餐时,才是最愉快的。因此,常有这种情况:一说到郊游,幼儿首先想到的是带些什么东西吃,就连拍照,也显得勉为其难,而最辛苦的莫过于教师,每次的郊游总是筋疲力尽。如何才能真正解放教师,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郊游的乐趣,成为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尝试将秋游活动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在主题活动中,首先强调幼儿参与性原则,从活动的设想到实施均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以此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其次变集中活动为小组活动,尝试解决集中活动中活动教师高控制倾向;最后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交流活动体验,尝试将幼儿对生活环境的美好感受提升为对艺术美的追求,提高幼儿主动关注周围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识和情趣。活动一秋游总动员活动目标:1.对秋游活动感兴趣。2.能为自己小组命名,并制作标志物。3.学习协商、合作。活动准备:纸张、水彩笔、剪刀、浆糊和四根长棒等。活动过程:1.与幼儿商讨:秋游要不要爸爸妈妈参加?2.请幼儿自由结伴成四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3.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协商、分工制作标志物。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给予适当帮助。活动反思:在与幼儿商讨“要不要爸爸妈妈参加”这一问题时,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他们一致表示不要爸爸妈妈参加,理由是“我们都长大了,自己玩更开心”、“妈妈一会儿要我脱衣服,一会儿要我喝水,太麻烦了”、“我们走路时,还要看爸爸妈妈有没有跟上,太累了”……在活动中,幼儿选组长的方式有:集体推荐、锤子剪刀布、点点滴滴等方式,公平合理。为小组制作标志物,四组都选择了画旗帜的方法,分别命名为“美少女队”、“小飞龙队”、“飞雁队”、“大拇指队”,从这些名字中,足以看出幼儿兴趣所在。幼儿在秋季总动员当中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幼儿成长的意识和潜能。看来,我们以往对幼儿的能力是太低估了,总以为幼儿能在秋游活动中“帮帮忙”就不错了,而“帮忙”的思想实质还是“教师中心”,真是到了该把活动的主体地位换给孩子的时候了。活动二秋游活动活动目标:1.欣赏秋季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认识秋季农作物。2.培养幼儿团队精神,体验郊游的乐趣。活动准备:幼儿自备干粮、饮料、大塑料布,各组旗帜。活动过程: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由一位教师带队,自由出行,观赏大自然的景色及农作物。2.在休息时,组织幼儿开展“野餐会”:幼儿将所带食品摆放在大塑料布上,围坐在一起,共享美味。3.教师组织各组开展赛歌比赛。4.引导幼儿观赏周围风景,并拍照留念。活动反思:以小组的形式秋游,从教师方面看,人少了,便于管理,减轻负担,能与幼儿更好、更直接地交流;从幼儿方面看,能自行组织小型活动,少了约束,多了尽兴,还能培养团队精神,真正开心、愉悦。“赛歌比赛”的形式,让幼儿感到新鲜兴奋,既复习了所教内容,又调动了气氛。“野餐会”改变了以往独自进餐的模式,让幼儿在共享的同时,既品尝到了更多的美味,又增进了友谊,让活动变得充实而丰富。活动三绘画:快乐的秋游(延伸活动)活动目标:能用小组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将画面内容转化为口语表述。活动准备:水彩笔人手一份,秋游照片若干,大张图画纸四张。活动过程:1.展示秋游照片,引发幼儿回忆。2.教师布置小组绘画任务,引导幼儿分小组协商作画内容及简单构图。3.幼儿按主题进行小组绘画,教师巡视观察绘画情况,指导幼儿正确分工合作。4.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展示,各小组幼儿相互交流分享画面内容。活动反思:幼儿均能通过画面表达一定的内容,大部分的幼儿画了小组人物(老师和小朋友)的动态情景,由此可见,小组活动的方式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而在孩子的画面中也出现了大片的田地、道路、水渠、树林、坡地、壕沟等自然景观,画面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以小组绘画的方式进行,更能促进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