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课堂的体会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初级中学顾新泉现代的课堂教学讲究高效,我的理解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堂课能解决比较多的问题。二是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方法得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追求。但要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并不容易。本学年,校领导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实施并推广积极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该说为我校实现课堂的高效找到了很好的方法或途径。那么如何实施积极课堂呢?下面本人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一、积极课堂的源泉。学生为什么学习?有多少学生喜欢学习?这些问题可能有较多学生的回答会让你失望。没有学习动机,那来积极课堂?对这些学生除了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外,更为直接的是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我的做法是:利用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学生的动手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趣味情境中学习。如“力的概念”的教学,可提供弹簧、橡皮筋、气球、磁铁、大头针等器具。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操作要求去操作,并观察和记录有关的现象,思考有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所能得出的结论。讲错了、讲的不完整不要紧,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也可以做一些点拨、引导。学生讲话的胆子逐渐大了,讲的话也变多了,有时甚至还反驳别人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才能真正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底有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活动有了亲身的感受,并且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由此他们便产生了想了解现象原因的动机,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二、积极课堂的抓手积极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积极课堂不一定就是高效课堂。为了不使积极课堂流于形式,我们不仅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外在表现是否积极,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不断提高积极课堂的效益,实现积极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跨越。那么如何调控积极课堂,使之变得更加有效,甚至高效。我觉得关键是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好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使学习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如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这部分内容时,每一届的学生对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都非常好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都很积极,但事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生磁还是磁生电都没弄清。现在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实验装置是怎样的?②利用磁场能否得到电流?若要验证自己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③实验表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感应电流的大小跟方向跟什么有关?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三、积极课堂的保证。实施积极课堂,要的不光是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等形式去感悟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高涨,学习潜能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如果一堂课,学生只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课堂表现也很活跃,但一堂课下来,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解题时常束手无策,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消失。所以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是积极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即便你没有表扬他,学生也会由于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感到快乐,感到兴奋,从而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目标的制定,习题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学习的乐趣,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才会变得更加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