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单元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单元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1、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2、口算下面各题51×343×3283×3894×43121×6115×51二、新授1、教学例1(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3=300(克)(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3)将100克化成101千克,300克化成103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4÷25101×3=103(千克)103÷3=101(千克)103÷3=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3、教学例2(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54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5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52。(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A、54÷2==52,每份就是2个51。B、54÷2=54×21=52,每份就是54的21。(4)如果把这张纸的54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4、引导学生观察54÷2和54÷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三、练习76÷321÷31615÷2085÷535÷10139÷6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2)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式,说清数量关系小明2小时走了6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时间)2、计算下面,直接写出得数92×471×3125×2151×698÷473÷365÷252÷6二、新授1、默读例3,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3265÷125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2÷32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32小时走了2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32小时走的路程)(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32小时走了2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先求3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21,算式:2×21再求3个31小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