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平起平坐今天晚饭时间,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青岛莱西市第一高级中学的一个普通班,在今年的高考中全班56人全部过一本分数线。记者采访同学的时候,学生们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当问到他们分数时,600多,700多,甚至有的考到710多分。当班主任到班里后,全班同学集体起立,大声的向老师致谢。据说,班里一位男生在知道成绩后竟然给老师跪下了。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位男生刚来班里时成绩不太好,没想到来到班里后进步这么快,竟考了640多分,感谢老师那也是正常的。作为一位老师,他们虽然不是我的学生,但是他们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我也从心底里替他们感到高兴。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现象,所有的学生都喊班主任“老大”或者刚哥。由此看来,班主任跟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咱们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平等的兄弟、兄妹关系。记者问班主任,全班同学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有什么秘诀没有,班主任淡定的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从心理上多关心学生而已。一个好的老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所以,我们除了在学习上帮助学生以外,还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必要的帮助。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在心理上真正的接受我们。与学生平起平坐,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并不跌份,也不丢人。可能有人会说,老师不就应该与学生保持距离的吗,如果老师跟学生平起平坐,那还怎么管的住他们,老师的威严还有没有?其实我个人认为,好学生不是管来的。对于稍差一点的学生来说,可能对于老师的管教还会有些抵触心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叛逆性强,你越管我我就越不听你的,看你能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就不是靠威严能够解决的了,即便是当时解决了,学生心里肯定还是不服气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近他们,真正了解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一味的摆架子、拿老师的权力来压制他们。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的小方法:上课之前,一般老师都会提前去,所以利用这个时间可以跟学生聊上几句,不一定非得是与学习有关的,这样无形中就把距离拉近了。在课堂上,对于一些近期发生的大事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还有就是,在教室外如果碰到学生的话,也可以跟他们说上几句,就像拉家常一样。走近学生其实不难。跟老师相比,他们还是孩子,思想还很单纯。只要老师在平常多跟他们交流、沟通,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些孩子跟你以前想象的并不一样。他们会慢慢地把你当成“自己人”,有一些小问题他们会主动地跟你说,而且有时候你不必回答,因为他们只是跟你说说而已。只要你肯走近他们,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你会发现,以前的一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