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钟表的国王》教学活动设计一、设计意图:时间是抽象的,又是每时每刻伴随在孩子的左右。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时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在做事时不关心时间,《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个故事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对幼儿实施时间教学的契机,让幼儿在生活中认识时间,在生活中体验时间。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纲要》精神。二、教材分析:《喜欢钟表的国王》是大班的一个数学绘本故事。滴答国国王把所有的钟表都放在自己的房间里,结果人们生活乱成了一锅粥。故事平凡朴实,构思别具匠心,生动又不失教育意义,对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启迪智慧,发掘幼儿潜能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体现出的活动目标也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发展空间使幼儿的学习活动有向较低难度和较高难度两头延伸的可能性。三、幼儿分析: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开始理解简单的符号意义。通过学习,他们可以学会利用工具进行测量,理解简单的时间概念,并了解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在做事时不关心时间,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使然。作为教师,应树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的思想,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帮助幼儿来感受和认识时间,同时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四、教学目标:1.在故事的情景中,初步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表述。五、教学准备:故事;钟表;定时器;六、教学方法和手段:1、聆听法:通过教师讲述,幼儿聆听,使幼儿了解如果没有了钟表会怎样,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时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多么重要。2、谈话法:通过师幼交流,提升幼儿对钟表的认识,明晰钟面的结构和特征。七、教学流程:1、出示国王图片,让幼儿描述为什么看出他是国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一位特别来宾,你们看看他是谁啊?”2、提出故事名称,并由幼儿猜想故事内容。讲述故事,提出问题。问题:(1)国王为什么肚子饿得咕咕叫,厨师还是没有送上早餐?(2)小鸟为什么无精打采的,唱不动美妙的歌曲了?(3)国王来到了大街上巡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欢迎他?(4)集市上的人为什么会打架?(5)发生这一切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来解决呢?3、通过故事,幼儿了解时间和自己生活的关系,你平时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息习惯。4、感受一分钟,帮助幼儿在建立时间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钟。老师:你觉得一分钟是很长呢,还是很短呢?你认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呢?(用定时器帮助幼儿感受一分钟)5、活动拓展用一分钟为自己画一个手表或钟八、教学反思:大班幼儿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本次活动我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导入活动,紧密的结合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解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重要的是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紧接着我让幼儿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将教学内容很好地还原生活,孩子们在环节中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大班幼儿的思维很敏锐,在讲述中还有讨论和争辩的环节出现,这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幼儿动手实践,自主设计“星期天计划表”,在了解时间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们做一个有计划的人,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从整个教学环节和活动实际来看,孩子们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学习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