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接纳自己然后放下读完了《遇见未知的自己》,真的是深有感触。正如封面上一位读者所写的“读完此书,真觉得自己是刹那间看见彩虹的那只狗,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这种感觉就是几经战乱而失散的亲人,在千回百转后终于重逢,那么亲切温馨……”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这本书真的是让我能反观内在,接纳那个真正的内在脆弱表面顽固的自己。书中一句最经典的句子就是“孩子,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工作中的焦躁忧虑,人际交往中的得失恩怨,总会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或喜或忧,或甜或苦,或忍或怒,或从或怨,而每一种情绪所带来的喜也好怒也罢都不过是一种能量的流动。而喜悦和平则在身体内流动一种积极而具创造力的能量,这种能量会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让人充满活力和勇气,相反怨恨愤怒则在身体里流动一股消极而具破坏力的能量,这股力量也遍布全身的每个细胞,让我们的心灵蒙上阴暗的面纱,把一切都看得晦暗丑陋。初中时学习物理我们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由此看来,积极能量和消极能量是互相消长的关系,积极能量多,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消极能量自然会少,反之亦然。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让体内多储存积极能量呢?当然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积极乐观,情绪一直是正面的,阳光的了,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想到了却在日常的琐碎中很难做到。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快乐,我们抱怨,我们焦虑忧愁担心,我们恐惧,我们生闷气,我们推卸责任,我们没有精神,体力不支,我们讨厌的看不惯的人和事太多太多……谁不喜欢自己享受,过得更好些,但是我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在父母经常将就自己替别人着想的氛围中,我的那些“自己想,让自己更好些,自己享受”的想法被狠狠地压住了,所以表面上我特别讨厌别人的“为自己着想”,而批评别人自私,其实那正是我潜意识中最最想要的……醒来我突然明白那是我的内在,被压抑了多年的内在终于在读到此书后有点松绑了,我决定好好地按着书中的指引好好地来破解自己的人生模式。书中的老人,一位大彻大悟、不批判、不指责,全面接受的导师,通过画圆的形式把个人反观内在的课程分了几个层次,从真我、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等角度逐层觉知自己,注意是觉知,不是对抗更不是命令,觉知自己的身体即便是伤痛,觉知自己的负面情绪,消极思想。放松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觉知身体和心灵痛苦背后的真正根源,也就是从小被隐藏于潜意识下面的不被认同的自己恐惧担心而可以隐藏的东西。觉知以后接纳,然后放下,如佛教中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即成佛。说起来似乎很难懂,我比较喜欢学以致用,用书中的观点反观一下自己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不自信。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着你的内在。当外境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每一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