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VIP免费

现代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_第1页
1/3
现代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_第2页
2/3
现代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_第3页
3/3
现在,人类正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化。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既为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媒体(Multimedin)教学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展时间和空间,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关于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无限性的表述,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神主宰一切”的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从古代的“天圆地方”到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到“星系说”、“宇宙膨胀说”,都经历了漫长的求证历程。而这些理论的阐述,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显然是单薄的、抽象的,而多媒体则可以帮助我们由近及远,从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引出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逐级介绍整个宇宙,还可以通过放映宇宙大爆炸的模拟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天体系统的层次,从而明确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2.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展示天体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空间概念比较强,靠传统教学运用的平面图像是不易理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画方式,阐述太阳直射点的含义(即地球表面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点,此点所在的地平面与该点的地面法线相切)。任一时刻,真正意义上的直射点在地面上只有一“点”,此时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呈同心圆的规律向“四面八方”降低(直射点最大,为90°;晨昏圈上为0°;直射点的对跖点最小,为-90°。晨昏圈以上为正值,晨昏圈以下为负值。)教材所重点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概念,是一个特定时刻的特定概念。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因时因地而异,即同一时刻,因纬度而异(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同一纬度,则因时(季节)而异。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逐点加以阐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知识。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思维。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便有了天文五带,而黄赤交角的大小则决定了地球上天文五带的范围,南、北回归线及南、北极圈的位置。而且,由于地轴的进动,黄赤交角也会发生变化(1984年起,国际上采用23°26′21〃作为黄赤交角的值)。由于九大行星各自的“黄赤交角”与地球的黄赤交角并不等值,这样便引发出一个问题:当黄赤交角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天文五带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显然,这个问题的解决,仅靠黑板上的平面“板图”也是难以尽善尽美的,但是我们却能通过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演示,不但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印象深刻”。又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是“昼夜交替”,而昼夜交替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教材并未交待。由于昼夜交替这一知识点是安排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标题下,学生很容易把“一昼夜(24小时)”误认为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其实不然,由于地球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既自转又公转”,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观察研究:第一种情况,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如图1所示),道理很简单,当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360°,地球上的a点也就完成了一次的昼夜更替。这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第二种情况:假设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如图2所示,a为地球上某一定点),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L1位置时,a点正对着太阳,处于白昼(正午);当地球公转到L2位置时,a点处于黄昏;当地球公转到L3位置时,a点正背着太阳,处于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代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