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下图是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画像。他亲自率领北魏铁骑,消灭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向北,马踏漠北,横扫了占据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国;向南,屡次挫败南朝。拓跋焘壮大了北魏,结束了一个半世纪的中原混战,但“马背上得天下”不等于可以“马背上治天下”,统一后的北魏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目标分解掌握: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与主要内容理解:(1)均田制的推行是鲜卑族封建化的关键措施(2)迁都洛阳对改革的深入有重要意义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1.北魏建立: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历史上称北魏。2.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历时一百余年十六国的局面。3.孝文帝执政:拓跋宏5岁即位,其祖母冯氏文明太后执政,490年,孝文帝亲政。平城分裂割据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4.社会问题(1)阶级矛盾激化①原因: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极为繁重;北魏官吏的贪污和搜刮进一步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②表现:深受兵役之苦的各族人民不断掀起反对北魏暴虐统治的起义,以为主的各族民众暴动达七八十次之多。租调徭役汉族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2)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①原因: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颇为悬殊。②表现:汉族贵族时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3)影响: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生活方式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孝文帝改革前夕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A.鲜卑族的落后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断D.汉族的反抗答案:A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1.均田制(1)“雏形:计口授田,”,从事农业生产,这实际上就是均田制的雏形。(2)内容①年龄: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②:无主荒地,死后归还政府。③桑田:可以买卖,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劝课农桑露田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3)评价①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②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限制了。③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土地兼并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法令,推行均田制提示:北魏时期实行的国有和私有相结合的封建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国家把无主荒地分给丁男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露田在农民60岁免课赋及身死时归还政府;桑田传给子孙。地主按级别也分给公田。均田制的实行,把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推动了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学习思考](教材P29)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提示:(1)均田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统治者将土地授予百姓耕种,其中无主荒地称露田,百姓没有所有权,也不能买卖,死后要归还政府。已耕种过的称桑田,百姓可传之子孙,可买卖。均田制下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2)均田制的实行可以保证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统治者对农民的控制,保证统治者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2.整顿吏治(1)原因: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与商贾勾结,中饱私囊,贪污成风,不仅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加剧了阶级矛盾。官吏工具工具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栏目导引栏目导引(2)内容①修改任期:下令官吏的任期不再固定为六年。②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