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请倒掉你杯中的水VIP免费

教师,请倒掉你杯中的水_第1页
1/1
教师,请倒空你杯中的水——由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李作芳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叫《一杯茶》,讲的是日本明治时代的禅师南隐。有一次一位大学教授专程来向他问禅,南隐禅师只是不断地往教授的杯中倒茶,并不顾杯中的茶已经溢出。教授连忙说:“禅师,别倒了,水已经溢出来了。”禅师对教授说:“你就像这只杯子,里面装满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若不先将你杯子中的水倒掉,我如何向你说禅?”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联想到了教学中常谈到的“教学平等”这一古老的话题。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往,这种对话与交往是建立在互相信赖、平等共处基础上的。“民主平等”是展开教学对话的基础,但说来容易做却难。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四季》一课,在读到“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一节时,问:小朋友,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学生:因为他在鞠躬啊!教师:可是,他不鞠躬时也是弯弯的呀。学生:因为风吹过来了。教师:可是风不吹过来时他也是弯弯的呀。学生:因为他成熟了。教师:对呀!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学生作恍然大悟状,教学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几年前在小语界广为流传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问:“雪化了是什么?”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教师则认为不正确,正确答案应是“雪化了是水。”面对一篇篇意蕴丰赡、情感灵动的课文,教师的“杯子”中自觉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与自己的看法,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递、输送给学生,哪有心思来聆听孩子们诉说他们心中的“禅”?“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雪花了是水”,这些答案无疑是正确的,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这“正确”的背后,教师忽视了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儿童是活生生的有着丰富情感的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诸如此类把科学世界的方法运用于精神世界,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做法,禁锢了多少鲜活的思想,泯灭了多少创造的火花!试想,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把自己放在思想主宰、知识权威的神圣地位,这样的课堂“对话”会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吗?会有思想与思想的交锋吗?恐怕只会造就察言观色、言听计从的奴隶!学习、感悟如同人的生命,“是单单属于我自己的。”教学应该关注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教学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才能和艺术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儿童之中,能“烦恼着孩子的烦恼”、“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努力使自己走进孩子的认识世界、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还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宽容孩子的过错,尊重孩子稚嫩的想法。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更要善于倾听来自学生心灵的声音。真正的教育必然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又必然从真诚地倾听开始。在倾听中,我们将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思维拔节、情感裂变的声音,这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这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的前提和重要因素。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师,请倒空你杯中的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请倒掉你杯中的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