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论文《如何培养幼儿歌唱能力》府谷县孤山学区李玲娜摘要:歌唱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儿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陶冶儿童的情操,启迪儿童的心智,完善儿童的品格,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关键词:情感;技能;创编一、加强师幼之间的情感的交流。陈鹤琴老先生曾经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所以,在开展歌唱活动时,我们十分重视幼儿情感的融人和表达。1.音乐活动中,应加强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例如,在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老师,老师,我爱你》时,教师扮演妈妈,孩子们扮演儿歌中的宝宝。孩子们学习这首歌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辛苦,扮演老师的妈妈可以体验孩子们对妈妈的爱。歌曲《小人书,不要哭》,教师扮演小人书。孩子们扮演儿歌中小朋友。教2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师把自己当成小人书一样哭着躺在桌子上,让小朋友知道不可以撕书,要帮助小人书把脸补好。她们变成了好朋友抱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进入音乐的氛围中。2.歌唱选择的材料4-5岁幼儿如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每段歌词只需要改变一种动物名称及叫声。歌词内容易于幼儿用动作表现,充幼儿在这种活动中非常乐于表现,这首歌即满足了好动的天性,协调性耶得到了发展,这对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幼儿歌唱基本要求由于人类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因此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这种才能,在儿童早期,4-6岁处于声音和音调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期,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幼儿,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在开始开展音乐活动时,首先要教会幼儿歌唱的站姿与坐姿,唱歌时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放松和正直,两笔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面部放松保持自然的微笑,呼吸自然,嘴巴自然张开、咬字时嘴巴稍微张大,在唱歌的时候还可以微微晃动身体,让幼儿注意力更加投入到歌曲中。在幼儿学习歌唱初期时,很多幼儿都会卖力的用嗓子唱歌,这时老师应该用手势示意幼儿声音可以小一些,歌曲唱完后应告诉幼儿要3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学会保护嗓子及大声唱会给嗓子带来的危害。我们在学习欢快的歌曲时,有些幼儿的表情非常僵硬,教他微笑时,感觉比哭还难受。这时老师应该要求幼儿放松自己的身体,想一想快乐的事情,多关注这些幼儿,时间久了在孩子们唱歌时都会流露出可爱自然地表情。孩子们在唱歌时会更用心更加专注和感兴趣。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1.歌词创编。歌词创编是是音乐活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幼儿歌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加,能充分的地体验和享受自我表达的乐趣;同时,它对幼儿的音乐认识能力及创造能力意识的培养也有大大的益处。对于结构简单、工整,歌词内容押韵,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为歌曲创编出生动形象、有趣的歌词。例如:歌曲《我有小手》:“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用小手拍。”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我们的小手还可以怎么用啊?”让小朋友自己动脑想一想,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积极主动性,真正让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去想,原来我们的小手可以敲、摸、捏等。2.创编动作。为歌曲创编动作是创造想的歌唱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对于结构简单、工整,歌词内容富有动作性的歌曲,可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为歌曲创编出生动形象而有趣的表演性4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动作。如《五官在哪里》这首歌明确提示了动作,动做创编简单。3.创编伴奏。引导幼儿用拍手、乐器演奏等方式为歌曲创编伴奏,即增强了幼儿的节奏感,又提高了歌唱的兴趣。如《这是我的家人》,老师可引导幼儿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型,在选配不同的打击乐器。比如这是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