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铁初中“诱思导学·互赏同成课堂”讲学案学习内容: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2、理解并体会本文语言流畅、凝练、犀利的语言风格。3、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主备人:王莉华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个人再备学习难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苦乐观的深刻内涵。学习过程:一、导学探究1.导语:小时候,大人们告诉你: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放假出去旅游最快乐了。同学们,你们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最苦?让大家一起分担。生活中什么最乐?让大家一起分享。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谈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板书课题、作者、体裁)二、合作释疑2.作者简介: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有关梁启超的资料,课堂上请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作:《饮冰室合集》3.课文朗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①注音:契约(qì)揽(lǎn)悲天悯人(mǐn)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③补充解释词语:莫若:不如。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三、展评互赏14.师生互赏。学生先自由讨论、梳理;教师后引导、确定课文思路。①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根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四、诱思启导②分析课文讨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a、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b、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c、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第2自然段:a、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b、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c、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五、自主反馈1、学生概括。22、教师明确。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六、教师小结七、布置作业1、完成“理解·探究”第一题。2、P80“词语积累”。汉铁初中“诱思导学·互赏同成课堂”讲学案学习内容:最苦与最乐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树立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