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的弊端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隔代的教育观瞬间拉开了差距.老人育儿观念很难跟上年青人的步伐.接下来,孩子到底该不该让老人来看管?便成了年青人最头痛的问题.其实老人带孩子有利也有弊.老人与年青人爱孩子的心是相同的,但老人过分的爱容易误导孩子.一.疼爱&溺爱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自然成了家中之"王".家人都对他疼爱有佳,尤其是老人更设其为"掌中之宝".容易迁就孩子,只要孩子有需求都会无条件的去争取尽量给予满足.即使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老人也会义无反顾的依着孩子.慢慢地孩子明白了自已在家庭中的地位.凡事都自我为中心,只要没达到目的就发脾气或哭闹来威胁老人从而满足自已的要求.最后老人的疼爱就演变成了溺爱.二.迷信&误事老人相对年轻人迷信多了.特别是生活在沿海一带的闽南老人迷信表现的尤其明显.我婆婆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迷信可以让老人心里有个寄托,但太迷信了却容易误事.记得豆豆二个多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豆豆睡到半夜忽然醒来开始不停的哭闹.怎么哄都不行.我既心疼又着急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候,我看见公公婆婆都起床并走出房间.但奇怪的是我一直不见婆婆前来察看豆豆哭闹的原因.当时我就很郁闷"婆婆这是去哪了?".最后没办法,我只好打电话回娘家问我妈妈该怎么办?我妈教了一些应对的措施.豆豆终于安静下来了.待豆豆睡着后,我走出房间发现原来婆婆起床后一直跪在神台前求神保佑豆豆.还好豆豆有我在身边,还好豆豆的哭闹只是小问题,要不完全相信婆婆就误事了.三.隔代教育观老人爱孙子与父母爱孩子出发点是相同的.但他们之间爱的方式确大有不同.老人爱孙子偏于"仁慈",父母爱孩子偏于"严教".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正当管教,老人也会横加袒护与阻拦.最后演变成婆媳之战.豆豆还在老家的时候,老人对他可是千依百顺.可豆豆在我们身边,我们完全改变了豆豆原来的生活作风及习惯.这时候,老人就觉得我们这种教育方式太委屈小豆豆了,他们心疼孙子呀.于是,他们开始整天唠叨说我们的不是,教育豆豆的时候,他们干脆抱起豆豆就走开.最后我们明白了,老人其实有时候也像个孩子.因此,教育孩子之前我们要先转变老人的观念.只有全家统一战线了才能把豆豆教育好.四.引导&应付老人陪宝宝看动画片,只是充当"陪客".当宝宝看动画片的时候,老人坐在一旁要么打磕睡,要么起身做别的事情.父母陪宝宝看动画片,会加以解说及引导.一天,豆豆在客厅看<小鲤鱼历险记>公公坐在一旁陪他看,豆豆一边看一边问:"爷爷,这鱼叫什么鱼"爷爷马上回道:"大鱼""那红色这条鱼呢"豆豆继续问."也是大鱼"爷爷不加思索的回道.豆豆开始生气了:"不对,你说的不对,哪里是大鱼呀,那叫鲨鱼"."爷爷你知道鲨鱼是吃什么的吗?"豆豆接着问."鲨鱼是吃不听话的孩子"爷爷半开玩笑说道.豆豆愣了一下问:"那有不听话的孩子被鲨鱼吃过吗?"这时候豆爸从房间走出来替爷爷圆了这个场:"鲨鱼是吃游得慢的小鱼,所以小鱼们看到鲨鱼的时候就要赶紧逃命或尽量避开鲨鱼.如果人游泳的时候碰到鲨鱼就要装死,鲨鱼是不吃死人的,装死就是不要呼吸,等鲨鱼游远了人就要赶紧离开上岸."豆爸的回复豆豆虽然没有领会但这样的回复他很满意.五.帮忙&依赖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完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自理能力.但是,在老人的眼里孩子就是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帮孩子去完成.让孩子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豆豆还在老家的时候.有一次,豆豆在二楼客厅玩小汽车,就是两辆很小的滑行车.玩了一会豆豆想到楼下玩就分付爷爷:"爷爷你帮我把车子拿到一楼,我想下去玩".爷爷二话不说抓起小汽车就跟豆豆下楼.到了楼下豆豆玩了一会又想上楼玩,于是又跟爷爷说:"爷爷你帮我拿车子,我想上楼玩"爷爷抓起车子又跟着豆豆上楼.一上一下折腾了好几次,豆豆还觉得有趣.我从菜市场回来看到了这情况,马上制止豆豆.并跟豆豆说:"豆豆爷爷年纪大了,你不可以这样折腾爷爷哦.车子那么小你自己拿就可以了,你这样转来转去把爷爷转晕了摔倒了可怎么办呀!"豆豆马上停了下来,看了看我再看了看爷爷.爷爷累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说:"没事,小孩子嘛都是这样."我蹲下身子把豆豆拉到身边说:"豆豆你看爷爷累的都走不动了.这样吧宝贝妈妈来陪你玩小汽车,其实找个固定的场所来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