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节关注的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研究南通市通州区二窎中学课题组汪友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创新需要特色。特色的形成必须源于对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的不断提炼。1959年,二窎中学在黄海之滨诞生,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张连祖校长带领老师徒步几十里去城里购买笔墨资料赠送给学生,在“学工学农的日子里”,学校没有盲从,而是敢冒风险狠抓教学……这些无不是“细节教育”的体现和诠释因此王校长举起“细节行知”的旗帜,带领全校师生将“细节行知”作为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找准了航标、注入了活力,开创了通州农村初中教育的新天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世界和环境氛围,是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集中体现,是校长、教师和学生共有和共享的精神和信念,它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优良的教育环境和强大的综合实力。这种实力,是学校和个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也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最核心的和最高层次的是学校的理念文化。一、以细节行知理念引领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学校理念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价值追求、育人特色的集中体现,是被学校大多数成员认可而遵循的共同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办学理念既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办学经验的提炼,又是学校发展的指针,它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学生家长树立共同的教育理想,并为学校弘扬传统、开拓未来、打造特色、提升品质而奋斗。因此,办学理念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也是学校办学理想、办学特色、办学品位的标志。学校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首要的就是必须提出一个科学的、先进的、明确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通过办学理念来引领学校的办学实践,用办学理念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使学校走向科学发展之路。“细节管理”的含义。“细”就是细小,细微;“节”就是关节,节骨眼儿,关键;“细节”的意思是细小而关键的情节和环节。它是以细节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为关注点和起始点的管理。“细节管理”是“由细到细”的本真化管理。老子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箴言良策千古流传,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深入人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是“细”;“扫地也要扫出个全国第一”,讲的是“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枝一叶总关情”、“以管窥豹,可见一斑”……无一例外都是论“细”说“微”的至理名言。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以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在学生生日的当天递上祝贺的小纸条,主动和学生打招呼,遭遇挫折的时候痛苦但不低头……这些无声无息的“细”,就是最有效的管理。“细节管理”是“由细到细”的返璞归真的原本化管理。“细节行知”,细节是管理,行知是文化。文化需要细节,细节服务文化。细节是文化的资源,文化是细节的根基。行知细节是艺术,细节行知是特色。二窎中学确立了“细节行知”的办学理念后,以“因小而来,为大而去”为口号,以构建“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教学”为抓手,以“打造太阳底下最优质的义务教育”为宗旨,以“没有学不好的孩子”为办学理念,以“精益求精无时不有,精1雕细刻无处不在”为校训。江苏省陶研会副会长、著名学者王铁军教授为此盛赞二窎中学是“一所有思想的学校,一所有文化的学校,一所有希望的学校”。为了全面落实“细节行知”这个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行为,我们将教师的论文或心得体会结集成《细节行知文选》,使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深化、落实办学理念,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了“十八个一”工程:“一天一巡”:每天一次巡查,分执勤领导、后期管理人员、学生会文明监督岗;“一天一请”:各班每天邀请一位家长到教室听课,参与学校管理;“一天一课”:每天安排一位教师执教一堂“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公开课,分校级和学年级两种类型;“一周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