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课件制作:陕西省镇安县城关小学周芳孟浩然饯行暮春友谊饮酒暂时孤帆唯见脍炙人口按捺不住哇,我全听写对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现在我们来详读课文,再现诗的意境吧。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你们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下面我们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那谁来读一下孟浩然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也来练一练。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接下去齐读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什么叫“脍炙人口”?⑵这首诗为什么能脍炙人口。⑶你能大概地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了吗?你知道为什么这首诗能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了吗?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这首诗没有一个字提到离情别恨,却饱含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这首诗中景色美:烟花三月,碧空,长江天际流……)(反衬写法:景色美,却无心欣赏,因为与好朋友分离)(用词好:孤帆远影,写出了李白在江边目送了好久好久……)两次写到黄鹤楼,黄鹤楼有神仙飞天的传说,祝愿孟浩然到扬州能像神仙一样过得逍遥自在)让我们怀着和李白一样的心情,再次朗诵这首诗。大家收集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朱大入秦》《芙蓉楼送辛渐》《留别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堂总结:同学们,一首好诗,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长,它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友谊,他能告诉你什么是见览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天地,提供了一个净化心灵的空间。作业超市一、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二、仿照本课文包诗的形式,结合自己查的资料,也仿写一篇,介绍一首诗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