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开东:教育,有多少痛可以不来VIP免费

王开东:教育,有多少痛可以不来_第1页
1/9
王开东:教育,有多少痛可以不来_第2页
2/9
王开东:教育,有多少痛可以不来_第3页
3/9
王开东:教育,有多少痛可以不来作为校长,有一个问题不能不察:教育,有多少不能承受之重?今天我们究竟怎样做老师?理想化的老师应该如何?这样做老师的学理化依据何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办学的清晰和理性。那么,我们今天究竟如何在做老师呢?一、目标的低俗——听话的孩子是块宝我们教师多年来努力追求或正在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听话的学生。这种教育目标的盲目和短视,具有致命的危害。孩子们顺心、听话,我们教起来自然省心、省力。殊不知这种听话教育,其实质就是奴才教育。从小的方面来说,会矮化和侏儒我们的民族品格,从大的方面来说,甚至会使我们失去立国之本。因为规章,因为制度,因为校长的黑脸和班主任的冷面,我们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诚惶诚恐,学会了笑脸逢迎。小心的自觉的把自己纳入到规范之中,为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的虚名,他们早早的泯灭了自我。当社会发出怒吼,谁折断了天使们想象的翅膀?我们还有谁敢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写在脸上?听话教育,追本朔源还是传统的封建家长制教育。封建统治者倡导“天、地、君、亲、师”,把“亲和师”抬高到和“天、地、君”同等的地位,无非就是要在家庭和私塾教育中,对孩子实行奴才教育。强调绝对的听话,绝对的顺从,绝对的恭敬,并美其名曰孝。以便将来“移孝为忠”,为统治者准备合格加特长的奴才。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已经吓破了中国人的胆神经。如今我们的听话教育更是推波助澜,自毁长城。须知,培养出了大批量的顺从的孩子,我们的管理倒是方便了;但久而久之,我们民族的创造性何在?血性何在?霸气何在?亮剑精神何在?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但在很多人的眼里也是一个软弱可欺的民族。我们历来缺少的不是谦和,不是温文尔雅,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阳刚和血性。在竞争的社会里,做一头凶狠的狼,要比做一头温顺的羊要划算得多,也要安全得多。从历史上看,中国顺民教育最大的危害就是国民普遍缺钙,清一色的软骨病。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墨守陈规,抱残守缺……一旦社会风云变革,他们马上就摆好了被杀头的姿势。鲁迅说:“只求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交税,他们就万姓垆欢了。”然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南京大屠杀,让外国人大惑不解的是,一百来个日本鬼子怎么可能集中起五万多国民党的正规军去屠杀。不说起来抗争,就是逃跑,让小鬼子在后面追杀,累也得把他们累死啊!可是因为顺从,因为听话,因为软弱,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小日本至今瞧不起中国人,很大一部分就源于中国人的软骨病。比如,当日本宣示对南韩独岛享有主权,韩国立马掀起反日声浪,不少民众断指明志,还有人在日本大使馆门外,点火自焚,日本朝野大为震惊。而同样是对中国钓鱼岛宣示主权,地方议员“擅自”登上钓鱼岛,防卫大纲直接包含钓鱼岛,面对日本的不断挑衅……试问,13亿中国人中,有多少人振臂高呼,赤膊上阵,在浴火中燃烧?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一切都以实力来说话。当年美国人把日本人打痛了,打残了,打孬了,日本人就信服它,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哈巴狗。现在,俄罗斯总统嚣张地视察北方四岛,日本人连屁也不敢放。要知道,没有血性的教育,就没有血性的民族。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存活在一个丛林法则的世界中是危险地。我们已经输掉了历史,难道还要输掉未来?可是我们的教育却不知反省。多年来,我们像乞乞可夫一样,造就了一批死魂灵。他们一无思想,二无个人的创造,不过是能干的奴才和机械的工具。他们像杞人一样,总是担心天会掉下来;像别里科夫一样,老担心出什么乱子;像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既好高骛远,又消沉颓废。他们,有眼睛,却不能发现;有耳朵,却不能谛听;有头脑,却不会思考;有心灵,却近乎麻木。缺乏个性,缺乏创新,缺乏激情。没有光明,没有希望,没有快乐,像一只只听话的小羊,机械的麻木的等着我们头羊的带领。他们有知识没文化,不过是庸俗的准职业者。如此教育的后果,会让我们的后代还没有发力,就猝然跌倒在竞争的起点。缺乏个性的思想,缺乏独立的人格,连腰板都直不起来,遑论创新思想?或者说,我们没有创新的土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王开东:教育,有多少痛可以不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