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单元说课稿本单元以“好奇”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苹果落地》和《我的影子》,一篇自读课文诗歌《我想知道》。语文天地设计了抄写音节、积累新部首、写话等练习,还设计了“看图讲故事”的活动。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金钥匙”指导学生提高查字典的速度。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2、认字26个,写字16个。3、写话,用“为什么……呢”提问。4、练习看图讲故事。5、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二、单元课时建议6课时。三、《我的影子》是一篇生动的学生习作。文章围绕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动作和影子几方面写“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觉,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愿意去观察自然现象,去了解探索一些最简单的物理知识。课时安排: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1、预习课文要求;2、熟识词语;3、部首查字法练习:本课除了“散、步、矮”其他字都适合让学生练习查字典。“主”查难检字笔画索引。4、生字:“影、晚、跟”这三个字中“影”字的部首三撇是一个新部首,“晚”字右边的免不要写成兔,“跟”字的最后两笔是先写小撇再写捺。另外这三个字要提醒学生让右及下横长且平的问题。“左、右”与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结合起来学习。左,在,写的时候是横短撇长,“右、有”书写时要横长撇短才好看。重点指导:“灯和迷”,这两个字中的“火和米”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第二课时:教学环节设计为:一、复习词语。(3分钟)二、学习课文。(25分钟)三、练习写话。(8分钟)四、课堂检测。(4分钟)1、我会读中出示的词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认读。2、本课的重难点:感受影子的变化,了解影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2、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找出描写影子变化的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影子的变化。2、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3、学习丰富的句式,练习写话。二、阅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不重复。2、想一想,“我”在哪儿发现了影子?影子是怎样变来变去的?三、理解课文内容:(1)第1自然段写“我”发现影子,学生通过读文会找到“我”是在“路灯下”发现了影子。通过指导朗读句子“我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我蹦蹦跳跳,它也蹦蹦跳跳”。这句话感受到“我”的好奇。从而找到影子的特点: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2)第2自然段写“我”观察到的现象:影子忽长忽短。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两幅插图,感受影子因路灯远近不同而产生的变化。同时还把一个爱思考的孩子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红色字部分要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3)第3自然段继续写“我”观察到的想象:影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这段话语言简洁,生动有趣。老师通过提问“影子像什么?”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读,感受影子的有趣。抓住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指导孩子读好句中停顿,体会影子的变化。除此之外“它好像在和我捉迷藏”这句话写出来一个爱动、好奇心强的小男孩形象。(4)说话练习:通过第3自然段的学习以“影子会变成什么呢?”请学生发挥想象,用“影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说影子的变化。培养孩子的想象力。(5)第4自然段写“我”的思考。指导孩子读出问的语气,并告诉孩子,只要观察和发现是不够的,要学会思考。(6)写话练习:第一步指导学生读,揣摩句子是怎样表达意思的。第二步引导学生想想什么“总唱个不停”,写下来。然后用“它为什么······呢”,提出自己感到好奇的问题。此项练习可以和语文天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先说再写。语文天地:1题:描一描,写一写。5题: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再抄写下来。(建议放在《我的影子》中解决)2题:抄写音节。直接由东东的话切入,指导抄写。3题:比一比,看谁写得多。新部首三撇表示须毛及饰画的花纹,石字旁,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