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国学经典之断想VIP免费

读国学经典之断想_第1页
1/3
读国学经典之断想_第2页
2/3
读国学经典之断想_第3页
3/3
读国学经典之断想石柱县南宾镇华丰小学孙家武【内容摘要】国学经典涉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宝贵的精神财富。精心品读,仔细回味,它会对我们在立身之本,为人之道等方面颇有启迪。【关键词】修身为学为师做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璀璨的文化瑰宝,是浩若繁星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最耀眼的明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贤的经典名言时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激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为我们铸就了修身、为学、为师、做人的不朽丰碑。一、国学教人修身人立身处世,品德为第一要务,修身养性,具备高尚的道德是人立身之本。所以,孟子在《大学》中首先开宗明义,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即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同时他还指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由此可知,道德是人的根本,要做好事,首先要修好自己的德,只有在修好自己道德的前提下,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德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修德贵在自觉,要从自我做起,自省自查,改过迁善。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见贤思齐。”“勿以善小而不为。”虚心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因此,我们应时时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把自己的品德修养贯穿在整个生命历程之中,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二、国学教人为学不断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业。”意思是说,玉石不经过仔细的打磨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人不经过刻苦学习,就不能获得知识,懂得道理。即使有满桌味美可口的饭菜,如果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地味道;虽然有高深完美的道理,不经过学习,就不能领悟它的完美、奥妙。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但要学有所获,还要注重学习态度和方法。(一)、学习态度。第一、要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做到学而不厌。要实事求是,不能虚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二、要有谦虚的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他们的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正如孔子所指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在学习上,我们不能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应从善如流,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二)、学习方法。第一、温故知新。要对学习的内容经常、反复地1学习,才能熟记于心,融会贯通,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二、学思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充分说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学习去思考,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结果必然是徒劳而无功的。只有学思结合,做到学有方向,思有目的,才能学有所获。三、国学教人为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知,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而老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使命,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就必须端正态度,讲究科学的方法。第一、为师态度。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要做到孜孜不倦。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他是诲人不倦的典范,我们当以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同时做到“有教无类。”,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用我们的大爱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育和关爱每个学生。第二、为师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极为重要的。(1)、把握好启发、诱导的时机和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国学经典之断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