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目标达成: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促进阿拉伯半岛统一目标要求1.古代日本⑴统一: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⑵★★大化改新(646年)①背景:①国际:中国隋唐的统一、繁荣和强盛;②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②主持者:孝德天皇③主要内容:a政治上:。b经济上:。④意义:。⑤启示:a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b扩大开放,学习世界先进文明。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⑴背景:半岛长期分裂,部落相互仇杀;人民渴望统一⑵★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①610年在创立。②622年建立的国家,并把它作为伊斯教兰教历元年。③630年重返麦加,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④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真题演练1.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2.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A.老子B.耶稣C.释迦牟尼D.穆罕默德3.2012年2月20日驻阿富汗美军士兵亵渎穆斯林宗教书籍及焚烧《古兰经》,引发了阿富汗国内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将《古兰经》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4.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古代阿拉伯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目标要求课标: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目标达成: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罗马教廷的地位;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1.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⑴★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⑵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前期)①主要内容:。②影响:,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2.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及其表现(1)经济上:罗马教廷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2)政治上: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3)思想上: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垄断文化教育,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⑴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⑵城市内部的矛盾和斗争(12世纪法国琅城取得自治权斗争的胜利)方式、。⑶出现市民阶级,后来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4.★拜占廷帝国的灭亡⑴名称的由来:由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⑵灭亡:15世纪中期被帝国灭亡。⑶灭亡原因:①国内因素:a.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b.帝国的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国内人民起义不断c.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②国际因素:13世纪西方军队的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⑷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真题再现1.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2.在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金字塔的封建等级制度。压在社会最底层的是()A.商人B.农奴C.银行家D.手工业者3.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A.伯利克里改革B.商鞅变法C.大化改新D.查理·马特改革4.“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