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反思暑假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理解了很多过去所不理解的内容,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特别是标准中的四个理念,既“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后,受益匪浅。一、树立正确的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二、储备基本知识,加强行为修养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数学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更是渗透了现代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在教学要求上也更趋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除在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外,在自身的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上也要随之不断更新。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一)不断学习读书学习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习得精彩,生活才会精彩。信息社会就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社会不断优化自身素质的基本需要。1、丰富自身的学科文化底蕴,切实加强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教师先要建立一个牢固扎实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对于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怎样的学科知识结构应也应先从整体上先有一个把握,即尽管教的只是一个年级,但不能只了解本年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应该先从整体上对各阶段的知识都要把握,对于本学科所要教学的概念、公式、方法、公理等应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即密切“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之间的联系。”2、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思想,掌握现代教育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其他受过同等学历训练的人所不具备的丰富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上。就小学生而言,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数学学科知识以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也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涉及儿童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多个维度。教师对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直接关系到自身能否灵活而有效地对教育教学过程实施调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与学的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方面的科学认识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淋漓尽致地展现自身的个人魅力和学科素养。(二)懂得交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课堂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借鉴,无一不在使用语言。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及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交流。1、交流,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准确而精炼。数学语言中言语的一字之差、符号的一笔不同,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增加”与“增加到“等等。课堂上教师讲话的例子要完整、流畅,做到说话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数学专用术语,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数学科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2、交流,要注意调节语言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注意善于引导。富有启发性,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具有引导点拨之功用。同时,教师的语言也有激情又不失亲切感。一堂课,当你用自己饱满生动的语言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