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两首 导学案VIP免费

古诗两首 导学案_第1页
1/5
古诗两首 导学案_第2页
2/5
古诗两首 导学案_第3页
3/5
小学语文六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主备人:郭玉晶2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活动单教案【活动方案】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1.自由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2.组内按序号轮读古诗,读出韵味。3.展示朗读。活动二:比一比,看谁懂得多。1.轻声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2.组内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讨论不明白的地方。3.全班展示。活动三:比一比,看谁悟理深。1.再读全诗,思考:①说说石灰的特点。②诗人借石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组内交流。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于谦,我们先来了解这位诗人。明代诗人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一”,谁来大声地把“活动一”的要求读一读。二、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注意读准“焚”,前鼻音。)哪一组愿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读完古诗,我们再来读,从读中,理解诗意。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谁来大声地把“活动二”的要求读一读。三、比一比,看谁懂得多。深入学习小组观察、了解学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后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初步理解了诗意,我们来看看作者借着抓住关键词,借助插图来理解。小学语文六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主备人:郭玉晶3.汇报展示。【检测反馈】1.解释带点的字,写出诗句的意思。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字意:句意:2.默写《石灰吟》的最后两句:石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三”,谁来大声地把“活动三”的要求读一读。四、比一比,看谁悟理深。深入学习小组观察、了解学情。石灰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五、检测反馈又到了检测大家课堂学习效果的时候了,请大家完成“检测反馈”。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作适当的指导。【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六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主备人:郭玉晶20.墨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意思,领悟诗人通过墨梅表达的情感。活动单教案小学语文六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主备人:郭玉晶【活动方案】活动一:比一比,看谁读得好。1.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2.组内轮读古诗。2.汇报展示。活动二:比一比,看谁懂得多。1.轻声读古诗,结合注解和插图理解诗意。树:指梅树。痕:痕迹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2.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展示。活动三:比一比,看谁悟理深。1.再读古诗,说说诗人借墨梅表达了怎样的情操?2.组内交流。3.集体展示。一、揭题引趣。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请大家进入活动一,按要求学习。二、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读完古诗,我们再来读,从读中,理解诗意。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谁来大声地把“活动二”的要求读一读。三、比一比,看谁懂得多。深入学习小组观察、了解学情。我家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两首 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