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判定和应用本课题主要探讨风向、风力、风的性质与天气、盛行风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风是指方向的大气运动,风向指风的向,一般用八个基本方位来描述,如西南风)来水平一、认风向:读出下列各图中的风向(提取信息,产生联想,做出判断)西北风西南风中纬度西风西北风1234N东南风P六级西南风F四级西北风读出左图中的:盛行风向()最小风频风向()东风南风或北风高压→低压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线密力大面向前进方向地转偏向力垂直于前进方向北右南左赤道无与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大小取决于下垫面摩擦系数高层大气摩擦力负略不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压→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平行于等压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压→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斜交等压线近地面高空二、风向的影响因素(三个力的原理)(近地面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等压线平行)绘出下图中ABCD四地的风向。四地中何处风力最大?步骤判气压高低画梯度力方向判南北半球定左右偏向判地面高空定偏向角度画风向箭头标风向图例气压梯度力三、画(判)风向课后思考:除了风向,如何判断风力?风的性质?风对天气的影响?如图示意某一水平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7~8题:7.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①B.④C.⑤D.⑥8.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P1
P2,O点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向右偏,故选B。第8题,高空大气运动受两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而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向左偏。故选A。课堂练习1:下面四幅等压线(单位:hpa)和风向分布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高空风向的是()A课堂练习2:在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画风向,说出风向:甲乙,丙丁。东北风西北风(偏)北风(偏)南风课堂练习3:(2013高考题新课标1)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1005.0L1000.0图4N·甲997.51000200km1000.等压线/hPa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B【解题思路】L东移的速度可知6-9点还不能移到甲地。故天气形势没有变。我国为北半球,画出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30-45度,可得出6~9时甲地为偏南风,故B项正确。课堂练习4: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1~3题。CBA1.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A.P3>P2>P1B.P2>P3>PlC.Pl>P2>P3D.Pl>P3>P22.此时a点盛行风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3.造成该岛上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地处湿润空气迎风坡B.纬度较高C.气压较低D.四周环海CBA课堂练习5:(2013高考题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5,回答10~11题。1.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B该题考查是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与风力大小。【解题思路】当时受风暴潮最严重区首先应是迎风区,从图中等压线可以得出甲风力虽大但是偏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排除A;乙、丙、丁为东南风,其中乙为迎风区,丙丁均为背风区,故选B课堂练习6:例5:(动态的)右图示意某地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120km/天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那么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B读右图---某海域某时的等压线图(单位:毫巴),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分析风向如何变化?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课堂练习7:课堂练习8:(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1.图4(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