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浅谈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的心理教育府谷县孤山镇第二幼儿园袁渊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年轻的家长纷纷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是农村的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均在6周岁以下,正属于成长教育的关键期。大多数都由祖辈或亲戚代为教养,隔代托管普遍,经常处于放任自流,教育和情感缺失的成长环境,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每个幼儿园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心理的误区,健康快乐地成长呢?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一个方面。关键词:学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农村幼儿园教师引导教育随着改革的一步步深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农村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不复存在,庄稼地大多数都已经退耕还林,出现了许多剩余劳动力,年轻的家长于是纷纷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是农村的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均在6周岁以下,属于学龄前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3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龄前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下面我通过对部分幼儿的观察了解及家访,发现他们大多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常常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严重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内向、抑郁。即使有隔代监护或代理监护,但由于长期缺少自己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有心事无处倾诉,很容易造成精神或人格障碍。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被他人看不起,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他们缺乏交往又会导致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往往会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封闭自己,以伤感的心态来看待外部世界和他人,尤以女生为多;二是过度宣泄内心的不满,多表现为寻衅心态,严重地干扰或破坏了人际关系,以男生为多。2.心理上的障碍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甚至不愿意回家。5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内心迷茫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二、加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在留守儿童的幼儿园生活中,幼儿园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会把部分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教师的身上,所以幼儿教师在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教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独特性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是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留守儿童的独特心理,精心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比如可以针对留守儿童不爱说话的特点,可以用角色扮演法,让幼儿各自扮演幼儿和父母玩打电话的体验活动。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问好、交谈、问候等能力。2.把社会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社会教育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早晨入园主动与他们问好,并引导他们与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