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摄影作品的赏析过程与审美心理初探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新闻与传播1体育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体育摄影伴随着体育文化起源于西方文明。在我们国家,体育摄影领域的发展水平与世界仍有一定的差距,而对于体育摄影作品的欣赏,更是缺乏必要的审美教育。我们往往重视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人格塑造的作用,但忽视了个体对体育摄影作品的内在的审美要求和社会功能,忽视了对体育摄影作品的艺术效果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升华和反馈。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体育摄影作品,更多地以新闻的形式出现,以一种文化消遣的形式传播,这其实是对体育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的片面理解,也显示出我们对体育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一张照片的价值不能仅用美学的观点去衡量,还必须从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强度去判断”。体育摄影最大的功能是让我们将体育世界纳入脑海,让我们通过一幅幅凝聚着速度、灵巧、协调和准确、体力、智力、精神的综合图像,去感受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那种赞叹和呼唤,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随着体育价值的提高和体育趋向艺术化的倾向的不断扩展,体育摄影体育带给人们的审美意义就越来越大。在充满钢铁和机器的冰凉的现代社会,培养既有理智又富有情感,同时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的人,是教育活动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摄影作品与其它所有的艺术,如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一样,对于美化人们的生活、美化自然、美化人的心灵和美化一个民族的形象,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功能。透过体育摄影作品,我们对生命呈现的千姿百态感到吃惊,对人体的健壮美、线条美、节奏美感到自豪,我们通过凝聚瞬间的影像,从中领悟到与平时亲身体验不同的另一种生命意义,从而反映出更高意义上的审美理想。我国的体育摄影起步于1913年,但直到80年代开始才稍被人们重视并获得一定的发展。虽然如此,直到现在我们仍找不到一本体育摄影的教科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多所体育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这说明体育摄影已经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也说明社会本身对体育摄影这门学科的需求。教育部于2003年6月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也把《体育摄影》列入了选修课程,这说明体育摄影的发展逐渐具有相应的环境。另外,从作者多年的体育摄影教学和对相关资料的掌握情况看,目前体育摄影教育缺乏全面的教育,只注重体育摄影的拍摄技术,而忽略了体育摄影作品欣赏这重要的一面。打个比方,拍摄相当于“生产”,而作品欣赏是最终的“消费”。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也只有在“消费”中才能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生产的产品就会陷入单调和形式化。因此,体育摄影作品欣赏教育,对体育摄影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摄影作品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觉开始,通过对画面形象的感知,凭着想象把握作品内涵,从而把视觉感知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体育摄影能够捕捉瞬间,并永久固定下来,由此形成一种造型艺术,以表现体育美和人体美,读者从中领略、欣赏、理解体育的内涵,达到一种升华、一种享受,一种激人奋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作用。同时培养人们热爱和平、挑战自我,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准确理解体育摄影作品的内涵和所表达的情感,必须了解摄影审美的视觉语言,准确领会画面信息。视觉语言是通过画面的构图,利用线条、形状、色彩、影调等要素表达信息的一种方法。准确地说,摄影作品由点、线、面、形、影调、色彩等要素构成,通过塑造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形象,利用对比、透视、虚实、空白等手法来构成艺术整体,达到表达思想的目的。2·1不同构图元素在作品表现中的作用在摄影作品中,不同的构图元素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如线条,线条是造型的重要因素,体育摄影的形,往往通过线条来形成。水平线表现平稳,垂直线表现崇高,曲线表现优美,放射线表现奔放,斜线富有动感,圆形线条流动活泼,三角形线条稳定等。动作高潮点的瞬间,动体的线条一般舒展流畅,刚劲有力,如跳高的过竿动作、跳远的腾空瞬间,是最能展示运动和力度的;运动中力的积聚阶段,线条姿态富于变化,引而不发欲伸未展,婉转蕴藉,则有另外一种美感。形状产生样式,而影调是造型的主要手段,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