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县教研室“百人听课”活动体会参加县教研室百人听课活动体会11月4日至11月6日,很荣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百人听课活动。历时三天,一共听了18节课,我所在的小组因为一直是在学区完小活动,所以有一个最明显的感觉,老师的年龄普遍偏大,但就是面对这样的老教师,看着他们那么努力地去讲这节课,那么想把课改理念和我们的教学策略很好地贯彻到课堂中,尽管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各个环节也肯定没有他们预想中那么流畅,可看着他们的表现,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下面对三天以来活动情况给我留下的印象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一、老师们都能够意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只是付诸实践情况有异1、利用情境提供学习素材,自然引入探究环节老师能够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为探究活动提供必需的信息和材料,让学生很自然地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和努力方向,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数学广角》中,同学们去过公园吗。喜欢去吗。为什么。今天还想去玩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更有意义的地方去玩,好吗。引出课题《数学广角》。《营养配餐》中:同学们课前测量体重了吗。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标不标准吗。出示计算公式,独立计算一下,汇报结果。根据结果说明多或者少5千克为偏重或偏轻,指名说说自己的体重情况。老师介绍营养过剩就会偏胖,营养不足就会偏瘦,看来我们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配餐才行,板书课题《营养配餐》。《垂直与平行》中:今天中午吃午饭时,老师的筷子无意中掉了,正当我要捡起筷子时,却发现两根筷子在地面上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形,请思考一下,两根筷子可能会组成什么样的图形。把你想到的用铅笔摆一摆,跟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把你们摆的图形用彩笔画再纸上。最后用画出的图形作为素材进行分类和探究活动。《连加连减》:找几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个小活动,第一次叫3个人,第二次又叫了2个人,最后一次叫了1个人,看着台上的几个同学,说说现在一共又多少个。回顾一下刚才老师叫他们的过程并说一说。列出算式,揭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第1页共6页的连加。2、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情境但可惜的是重复出现不同的情境,显得头太大并且毫无意义想利用一个情境呈现信息提出问题供学生探究,可是老师的头脑中不明确情境的作用,不知道如何才算是创设了情境,于是出现了好多开头就给人啰嗦之感的重复情境。《笔算除法》: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请读读这道题lsquo;同学们为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款买过冬衣物,一组捐了83元,二组捐了140元,马夹20元/件,棉袄30元/件,如果每组只买一样,可以有几种买法。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并列式解决。然后汇报方法。接着又出示例1一个图书角分书的问题情境,又开始探究分法。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才进行到探究算法。(有一个情境引入信息,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进行算法的探究就足够了,前后的两个情境这样并列放在一起,难道第一个情境时复习吗。看起来又像是要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信息,从数字上看,与例1数字是同种类型,所以没有意义)《垂直与平行》:上节课学习了垂直与平行,请判断下面哪组是平行线,哪组是垂直线。说说平行与垂直各有什么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些现象。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些图形。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想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在纸上画出大小不同的四边形。就这样从线到图形,没有征兆没有过渡直接出示了课题后,又让学生为认识新知准备素材,一切只是简单的叠加。(从复习线到已经认识了那些图形过渡的很突然,直接说出要探究的图形名称然后又让学生去画感觉顺序倒了,应该先画再分最后再给名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口算除法》:同学们,还记得六一儿童节怎么过的吗。今天看出你们也很高兴,相信同学们这节课一定也能表现很好,回答问题一定要声音洪亮。看题目:有80个气球,平均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列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口算除法。(前面的那么多话还不如跟后面的气球联系起来,否则那个六一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为了突出一个高兴不高兴吗。)《7的乘法口诀》:昨天的卫生评比第一名高兴吗。再过两周,学校就要进行数学竞第2页共6页赛了,想参加吗。那就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