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心路》读后感章敬用心走通改革的路——读《改革心路》体会宋志平的笃行之思改革开放40年,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者、改革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手头这本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新著《改革心路》讲述的故事却颇为不同。这不仅是一本亲历者的回忆,更是对改革40年历程的系统总结和反思。作者用温和感人的讲述,即事见理,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企业改革之路究竟是怎么走通的,中国世界级企业的壮美图画是怎样一笔笔勾勒出来的。本书的作者宋志平坚守制造业40年,不仅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而且始终走在中国国企改革最前沿。前一阵读他的文章《关于当前国企改革的一些思考》,诸多转捩关键,删繁就简,讲透说清,颇见功力。实际上,作为世界级材料航母的领导人,宋志平具有颇为独特的多重身份。他在材料行业摸爬滚打三四十年,从普通的技术员、销售做到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曾获得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财富》杂志首位世界500强ceo终生成就奖等诸多殊荣,是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他作为十五大、十八大代表,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改革纪念章获得者,带领中国建材集团成为国企改革先行先试的试点企业,贡献了许多对国企改革进程有深刻影响的案例与方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路先锋。他兼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教授,每年都给mba、emba学员专题授课,在高端论坛论道,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精彩著作,是一位真正的企业思想家。多重身份的宋志平,实践丰富、思维绵密、极擅表达,这就使《改革心路》成为一部非其人不能著的佳作。读者可以将本书视为改革攻坚的一本战场实录,也可以当作国企市场化再造的一本管理日记,甚至视为一个企业家的修炼秘籍,然而在我看来,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作者从新第1页共5页时代和亲历者的角度鸟瞰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的得失,对如何保持初心,将改革这条路走通的不懈思考。不平凡的改革故事从本书的第一篇开始,就能看出作者精心撰构此书,全书共十章。从进入市场开始,终于两材重组,完整地勾勒了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开端与走向世界舞台的全过程,其间又包括了以人为中心、改制上市、创新发展、央企市营、水泥重组、双料董事长、混改试点、市场竞合等八个改革路上大问题,以凝练内敛的语言概括企业如何破解。细心的读者去翻阅作者的上一本著作《笃行致远》,会发现那本书始于颐和园智慧海俯瞰宁静美丽的昆明湖,而这一本书结束于北京大学发人幽思的未名湖。这两潭湖水倒映出的正是笃行者宋志平、思想者宋志平,从无厌倦的宋志平的心影。中国建材的经历就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缩影。市场化的第一步,虽有改革的春风,却是春寒料峭,疑云重重。而转眼间,昨天还是蹒跚学步的中国建材,很快竟开始利用金融市场掀起了惊天动地的并购风云,在市场的激励中催动了治理体系和内部机制的革命,进而领起中国材料行业驶向深蓝大海,拥抱更加彻底的开放与创新时代。书中企业一次次做出重要抉择,都仿佛山重水复疑无路,让读者体会到改革是倒逼出来的,是市场的孕育,是企业的胎动,是人生的忧患与奋争过程。同时读者又会感到,假如企业没有方向,不能抓住重大机会奋力一搏,也会迷失在改革的歧路上。不平凡的改革故事惟有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大时代才会发生。经过一次次奇迹般的峰回路转,宋志平领悟到市场化改革的精髓。中央企业市场化经营,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联合重组快速成长,领路混合所有制改革,迎接新常态,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愿景,让中国建材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沿。宋志平精准把握、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政策的能力令人赞叹。从国民共进的三盘牛肉、国企加民企的竞争力公式,到传统模式升级、三新材料发展和互联网加技术的三条曲线,再到破除谷仓效应、机制革命,宋志平总能一次次提前布局。不平凡的改革故事处处可见应对环境与问题的敏锐与第2页共5页智慧。把中国建材带入了世界500强之后,国资委慧眼识英才,任命宋志平为国药集团董事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双料董事长,来推动医药行业的大整合。宋志平几年奔波,不负众望将国药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