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七八章读后感6第一篇:红岩第七八章读后感6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全书共三十章,《狱中联欢》是从该书的第十六章节选下来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根据这些经历,他们于1957年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回忆录的基础上第二篇:《红岩》第十七章读后感《红岩》第十七章读后感17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首出自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中的《我的“自白书”》一诗,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成岗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1949年10月28日,成岗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他第1页共3页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半个多世纪匆匆过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蓦然回首,诗歌孕育的那种激情澎湃的豪情依旧未变,它随着涛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荡起涟漪翩翩。第三篇:红岩第十三章读后感6红岩第十三章读后感《红岩》这本小说主要讲了。在快解放时,蒋介石还统治着重庆。甫志高领导的书店被作为地下党联络站,可被敌人发现,捕捉了甫志高。江姐强忍失去丈夫的悲痛并到丈夫生前的地方工作。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刘思扬和江姐因甫志高告密被捕。面对敌人的毒刑,江姐没有屈服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时,徐鹏飞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杀害。就在当晚,同志们从许云峰挖的地洞逃了出去,里应外合,取得了解放。我为江姐,为许云峰,为共产党的所有英雄们而感到骄傲。江姐,她受尽了敌人的拷打,敌人把竹签刺入她的十指,可她仍然傲然地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可是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他们在敌人面前不低头,为了祖国的明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红岩》这本小说真是令我感触太深了,也让懂得了以前战争时期时人民非常渴望光明。第四篇:红岩第十七章读后感18红岩第十七章读后感《红岩》是我读过书中最令人心酸的一本书。他讲的是。江姐在1939年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一直努力工作。可惜,6月14日,在叛徒的出卖下江姐不幸本被捕,被关在有中美合作“渣滓洞集中营。”江姐不为拷打,没有吐露一个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江姐和同牢房的姐妹们绣了一幅五星红旗。1949年11月14日,江姐不幸去世。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就灰心丧气总想靠别人。在家里,父母让我们干一些活,我们就懒得做,最后,父母没办法只好自己做。在学校里,一有不会的题目就不肯动脑筋,就借别人的抄抄了事。在江姐面前我们显得多么渺小和懦弱啊。虽然我们不能像江姐一样为祖国奋斗,但是我们可以做生活中﹑学习中的江姐。不会做的题目实在想不出,请求老师同学帮助;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活,也可以主动帮助别人,都是第2页共3页一种江姐的表现。革命前辈面对屠刀都无所畏惧,我们就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