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全国卷Ⅰ中“数列与不等式”的命题立意及复习策略一、考什么,怎么考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考纲说考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平时怎么教,高考就怎么考.试题相对稳定,对教学的导向性好,试题的难点在大家觉得熟悉的问题中渗透新颖,真正体现不同层次思维。【考纲要求】(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一)数列部分(理科)年份题型考查知识点分值2011解答题(17)等比数列与数列的求和(裂项相消法)(容易)12分2012选择题(5)填空题(16)等比数列的性质(容易)数列求和(分奇偶讨论)(较难)10分2013选择题(5)选择题(12)填空题(1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通项公式(容易)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较难)数列第n项与其前n项和的关系(容易)15分2014解答题(17)等差数列的证明(容易)12分2015解答题(17)数列的前n项和nS与通项na的关系数列的求和(裂项相消法)12分(文科)年份题型考查知识点分值2011解答题(17)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容易)12分2012选择题(12)填空题(14)数列求和(分奇偶讨论)(理科16改编)(中等)等比数列的性质(容易)10分2013选择题(6)解答题(14)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容易)数列的求和(裂项相消法)(容易)17分2014解答题(17)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错位相减法)(容易)12分2015选择题(7)填空题(1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容易)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容易)10分(2014年理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1a=1,0na,11nnnaaS,其中为常数(I)证明:2nnaa;(Ⅱ)是否存在,使得{na}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2014年文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na是递增的等差数列,2a,4a是方程2560xx的根.(I)求na的通项公式;(II)求数列2nna的前n项和.(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和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2,02ababab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二)不等式部分【考纲要求】(理科)年份题型考查知识点分值2011选择题(13)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2012填空题(14)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2013选择题(1)选择题(1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分段函数的性质、不等式恒成立问题10分2014选择题(1)选择题(9)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交集运算线性规划、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10分2015填空题(15)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文科)年份题型考查知识点分值2011年填空题(14)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2012年选择题(5)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2013年填空题(14)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2014年选择题(1)选择题(1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交集运算线性规划中已知最值求参数10分2015年填空题(15)线性规划求最值5分(2014年理科)9.不等式组124xyxy的解集记为D.有下面四个命题:1p:(,),22xyDxy,2p:(,),22xyDxy,3P:(,),23xyDxy,4p:(,),21xyDxy.其中真命题是A.2p,3pB.1p,4pC.1p,2pD.1p,3p(2014年文科)11.设x,y满足约束条件,1,...